百词典

《隆兴天子七月十三日亲享太庙先期风雨弥日及》

时间: 2025-05-02 18:51:13

诗句

万骑如云下太清,至尊亲享在天灵。

才闻初献风雷息,皎皎凉蟾数点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51:13

原文展示:

万骑如云下太清,至尊亲享在天灵。
才闻初献风雷息,皎皎凉蟾数点星。

白话文翻译:

万骑如同云彩般汇聚在太清殿,至尊的皇帝在天灵之处亲自享用祭祀。刚听到初次献祭,风雷便随之平息,明亮的凉月和几颗星星闪烁在夜空中。

注释:

  • 万骑如云:形容骑兵众多,像云彩一样密集。
  • 太清:指太清殿,是古代皇帝举行祭祀的场所。
  • 至尊:指最高的统治者,即皇帝。
  • 天灵:指天神或上天的灵气。
  • 初献:指第一次献祭。
  • 风雷息:风和雷声停止,象征祭祀的安宁。
  • 皎皎:形容月亮明亮清澈。
  • 凉蟾:指凉爽的月亮,蟾蜍的意象,常用来象征月亮。

典故解析:

  • 太庙:是古代中国皇帝祭祀祖先的场所,具有重要的政治和宗教意义。
  • 风雷:在古代文化中,风雷常被视为天意的象征,祭祀后风雷平息,意味着天意的认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与深刻的思考。他的诗风典雅,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隆兴年间,正值宋朝的盛世,诗人以亲自参与祭祀活动为契机,表达对国家和天意的敬畏与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庄重的祭祀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皇帝在太庙祭祀的情景。开篇“万骑如云”展现了盛大的场面,骑兵如云般汇聚,彰显了皇权的威严;接着“至尊亲享”进一步突出了皇帝的神圣地位。祭祀不仅是对祖先的尊重,更是对天意的祈求。最后两句“才闻初献风雷息,皎皎凉蟾数点星”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了祭祀成功与否:风雷的平息象征着天神的福佑,而明亮的月光和星星则为这个庄严的时刻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宁静。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祭祀活动的庄重与神圣,以及人们对天命与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骑如云下太清:描绘了祭祀现场骑兵众多,气势恢宏。
  2. 至尊亲享在天灵:皇帝亲自参与祭祀,体现了对天神的敬仰。
  3. 才闻初献风雷息:献祭的瞬间,象征着一个新的开始,风雷的平息预示着和谐与安宁。
  4. 皎皎凉蟾数点星:月亮清澈明亮,几颗星星点缀夜空,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骑兵比作云,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整首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现象(风雷、月亮、星星)表达心境与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祭祀的庄重与敬畏,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天命的尊重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通过描绘宏大的场景与细腻的情感,诗人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对国家的忠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骑:象征力量与权威。
  • 太清:象征神圣与庄严。
  • 风雷:象征天意与自然的力量。
  • 凉蟾:象征月亮与宁静的夜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万骑如云”中“云”指的是: A. 云彩
    B. 骑兵
    C. 天空
    D. 军队

  2. 在这首诗中,皇帝的祭祀活动是在什么地方进行的? A. 大殿
    B. 太庙
    C. 庭院
    D. 山顶

  3. 诗中“风雷息”是什么意思? A. 风和雷声消失
    B. 风和雷声增强
    C. 风和雷声开始
    D. 风和雷声不变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曹勋《隆兴天子七月十三日亲享太庙先期风雨弥日及》均表现了对国家的关心与对美好未来的期望,但杜甫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对立,而曹勋则着重于祭祀的庄重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祭祀文化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出试后投所知 孙员外赴阙后重到三衢 咏史 秋居有寄 闲居早秋 青山庙(子胥庙) 途中送人东游有寄 边夜 偶兴 湘中见进士乔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摩顶至踵 身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鼎字旁的字 躬行实践 制锦操刀 黽字旁的字 同开头的成语 手高 皿字底的字 春和景明 乐居 醉墨淋漓 祝诵 左宜右宜 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甜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