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1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13:53
雨馀屐齿不妨泥,自课家丁细理畦。尚有种花移竹意,要令好鸟入春啼。
雨后,鞋底的泥巴并不妨碍我,在自家的田畦上细心耕作。心中仍有种花移竹的打算,希望能让美丽的鸟儿在春天里鸣叫。
本诗并未涉及具体典故,但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好鸟入春啼”,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符合古代诗歌中春天常见的美好意象。
曹勋(生卒年不详),字子忱,号贞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受到后人的喜爱。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田园生活,体现了恬淡的生活态度。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繁华喧嚣的反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田园的宁静画面。在细雨过后,诗人并不因泥泞而退缩,反而积极投入到田畦的耕作中。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诗中“细理畦”一词,显示出诗人对土地的细心与关怀,反映了对农业生活的尊重。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尚有“种花移竹”的计划,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追求,也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希望在自己耕作的土地上能够栽种出更加美丽的事物。最后一句“要令好鸟入春啼”,则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春天的鸟鸣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雨后田园中耕作的宁静与愉悦,表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追求。这种情感在古代诗词中常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诗中“屐齿”指什么?
A. 鞋底
B. 田地
C. 雨水
D. 花草
诗人希望让什么生物在春天鸣叫?
A. 昆虫
B. 鱼
C. 好鸟
D. 兽类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漠不关心
B. 尊重与热爱
C. 恨铁不成钢
D. 追求喧嚣
答案:1. A 2. C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