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9:33
日观峰颠置完白,人奇境奇两难得。
画之又得罗两峰,叱石驱云致不同。
斯游奚止四十年,我今展图犹眼前。
先生精彩固不敝,奋袂盱衡见其概。
今我老惫复坎坷,行吟一室茧缚窝。
夜来有梦尚磈磊,倚杖黄山看云海。
呜呼完翁那可再,泰山鬼卒今安在?
独立远想成苍茫,情恻语悄何能长。
会当寻君还大荒,收揽魂魄从云将。
在日观峰的顶端,白云如同完美的白色装饰,令人惊叹的奇景难得一见。
再画出那两座山峰,仿佛能驱散石头,呼唤云彩,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我游览这里已经四十年,如今展开这幅画,仿佛历历在目。
先生的精彩之处依然不减,举起衣袖眺望,看到其全貌。
而今我已老迈,生活坎坷,吟唱时常在这茧缚的房间。
昨夜做梦仍然是磊落的,倚着拐杖,欣赏黄山的云海。
唉,完翁再也无法相见,泰山的神灵如今又在哪里?
我独自站在远处,想成苍茫的景象,情感深切,言语却难以持久。
我一定会去寻访您,回到那广阔的荒野,收揽您的灵魂,从云中带回。
李兆洛(1668年-1734年),字维桢,号松隐,晚号又斋,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追求自然真趣,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
此诗作于清代,作者在游历名山大川后生发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和友人的怀念,同时反映了个人对人生无常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邓完白登岱图》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和自然景观描绘的诗作。诗中,作者通过描绘黄山的奇特景观,表达了对往昔游历的珍视与思念。开头几句描绘了日观峰的壮丽,展现了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令人叹为观止。接着,诗人感慨自己四十年的游历,虽说时间已久,但那美好的回忆依然鲜明,如同眼前的画卷一般。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怀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歌的深情基调。
在后面的诗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老迈后生活的艰辛,似乎与当年那种洒脱的游山玩水形成鲜明对比。夜晚的梦境与现实的相对,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几句更是情感的高潮,再次引出对完翁(邓白)的追忆,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意象,更蕴含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情谊的珍惜。
整首诗围绕自然与人情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友人和过往岁月的怀念。通过对大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出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邃,主题深刻而富有哲理。
诗中提到的“日观峰”位于哪个山?
A. 泰山
B. 黄山
C. 华山
D. 岳阳楼
诗人对完翁的情感是:
A. 绝望
B. 怀念
C. 嫉妒
D. 愤怒
“倚杖黄山看云海”中的“云海”指的是什么?
A. 云层像海一样的景象
B. 云彩的海洋
C. 海上的云朵
D. 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