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2:16
隐君无妇几经时,
暮景鳏居却未宜。
且喜中郎新有女,
岂容白傅老无儿。
闺中不著玉川婢,
天下应传京兆眉。
无计去陪汤饼客,
花卿有子待歌诗。
隐居的君子多年没有妻子,
暮年孤独,实在不合时宜。
幸好中郎新近有了女儿,
怎么能让白傅老年无子呢?
闺中没有玉川婢,
天下应该传颂她的美丽眉目。
无奈不能陪伴汤饼的客人,
花卿有子在等着吟唱诗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姜特立,字仲明,号竹溪,宋代诗人。其诗风朴实自然,常以对生活的感悟及时事为题材,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姜特立对朋友张教授的赠诗,反映了对朋友晚年购妾生女的祝福,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孤独老去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展现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对友人的关心。开始两句以隐君的孤独和无妇的状况,引出对晚年生活的反思,表明作者对孤独的深切理解。接着,提到中郎新有女,显示出一种生活的新希望,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通过对比,白傅的无儿与中郎的有女形成鲜明对照,突显出生育的重要性与人生的无常。接下来的句子中提到闺中没有玉川婢,这不仅是对女性美的赞美,也是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最后,诗中提到花卿有子在等着吟唱,进一步强调了家庭与亲情的珍贵。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又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人晚年生活的关心和祝福。通过对家庭、子女的重视,反映了传统社会中对生育的重视与对孤独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中郎”指代什么?
“闺中不著玉川婢”中的“玉川”指代什么?
诗歌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