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合欢曲 其三》

时间: 2025-05-07 07:08:31

诗句

浮山嫁与罗,不复随风波。

罗得浮山大,峰馀四百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8:31

原文展示:

浮山嫁与罗,不复随风波。罗得浮山大,峰馀四百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浮山与罗山的结合,不再随风波漂泊。罗山因为拥有了浮山而变得更加宏伟,峰峦数量也多达四百余座。

注释:

  1. 浮山:指代一种轻盈的山,象征着轻松和自由。
  2. :这里指代罗山,寓意稳固和强大。
  3. 随风波:比喻随意漂泊,失去方向和归属。
  4. 峰馀:意为山峰的数量或余数。

典故解析:

本诗中“浮山”与“罗”的结合,可以看作是对两种不同特质的山的比喻,象征着人生中的结合与和谐。诗中借用山的意象,表达了人们对安定和强大归属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明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生于1490年,卒于1546年。他以诗才和文采驰名,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等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在明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寄托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安定生活的追求。此诗正是反映了这一社会背景。

诗歌鉴赏:

《合欢曲 其三》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浮山与罗山的结合,象征着人们对和谐美好生活的渴望。诗中“浮山嫁与罗”一句,生动体现了结合的美好与和谐,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的“风波”二字,暗示了人生中的艰难险阻,然而通过与“罗”的结合,浮山得以稳固,寓意着在困难中寻找依靠与支持。这种结合不仅是自然元素的融合,也是内心情感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对和谐关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浮山嫁与罗:浮山与罗山的结合,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结合。
  2. 不复随风波:此句表达了因结合而不再漂泊不定,获得了稳定。
  3. 罗得浮山大:罗山因获得浮山的支持而变得更加宏伟,象征着获得力量。
  4. 峰馀四百多:强调了罗山的壮观与丰盛,反映出结合后所带来的丰盈结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的结合比喻为人际关系的和谐美好。
  • 对仗:诗中“浮山嫁与罗”与“罗得浮山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美好结合的赞美,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理想,以及在风波中寻求稳定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浮山:象征自由与轻盈。
  2. 罗山:象征坚固与力量。
  3. 风波:象征人生的艰难与挑战。
  4. 峰馀:象征丰盛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浮山嫁与罗”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自然景物的描写
    • B. 人际关系的和谐美好
    • C. 诗人的孤独
    • D. 对未来的迷茫
  2. “不复随风波”中的“随风波”指的是什么?

    • A. 轻松自在
    • B. 漂泊不定
    • C. 独立自主
    • D. 追求梦想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屈大均的《合欢曲 其三》与王维的《终南山》都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但前者更侧重于人际关系的结合与和谐,而后者则更多表现对孤独和隐逸生活的追求。两者在意象和情感基调上各有侧重,反映出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文学风格。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屈大均研究》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寄浙右旧幕僚 闺情 怀郑洎 题嘉祥驿 徐波渡 壮士吟 发蕙风馆遇阴不见九华山有作 莲塘 乌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颓垣废井 汽门 耒字旁的字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闭涂 披林撷秀 私字儿的字 称锤落井 包含辱的词语有哪些 轻言轻语 渊镜 磔砉 龙盘凤舞 鹿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包含堰的词语有哪些 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