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委羽山》

时间: 2025-08-09 12:09:31

诗句

几日同不到,到山心自清。

棱棱有方石,拾得通仙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2:09:31

原文展示:

游委羽山
王居安 〔宋代〕

几日同不到,到山心自清。
棱棱有方石,拾得通仙灵。


白话文翻译:

这几天大家都没有来,来到山中,心境自然清明。
在山中拾到棱角分明的方石,仿佛得到了通往仙灵的机缘。


注释:

字词注释:

  1. 不到:没有到达,未曾光临。
  2. 自清:自然清明,心境澄明。
  3. 棱棱:形容石头的棱角分明,形态坚硬。
  4. 方石:方形的石头,象征着坚固和稳定。
  5. 通仙灵:通往仙境、灵异之地。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仙灵”可能与道教文化有关,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和超自然的认知与向往。道教强调与自然的和谐,追求长生不老的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居安,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体现了当时文人的思想情感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次游历中写成,表达了作者在自然山水中获得的宁静与灵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游委羽山》这首诗短小精悍,语言简练却蕴含深意。诗中通过对山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及其给心灵带来的清新感受。诗的开头“几日同不到”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遗憾,似乎是对同伴未能相聚的惋惜,但随即转入对山中宁静心境的感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到山心自清”一句,传递出在自然中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山水的美好能够洗净心灵的尘埃。接下来的描写“棱棱有方石”,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暗含了对自然中某种神秘力量的向往,似乎在暗示只有在自然中才能找到通向高远境界的方式。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流露出一种淡雅的哲思与对自然的崇敬,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清净、自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几日同不到:几天没有和朋友一同游玩,带有一丝遗憾。
  • 到山心自清:一旦身处山中,心中便会感到清明,表达了自然带来的宁静。
  • 棱棱有方石:描述山中的石头形状,强调其坚硬与独特。
  • 拾得通仙灵:拾起这些石头仿佛得到了通向仙境的机会,展现出对自然的敬仰。

修辞手法:

  • 比喻:“通仙灵”将石头与仙境相联系,暗示自然的神秘与超凡。
  • 对仗:如“几日同不到”与“到山心自清”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通过山水的描绘,表达出在自然中能够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清明,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高远、自然的生活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高远、宁静的精神家园。
  2. :象征坚韧与永恒,暗示自然的力量。
  3. :代表心灵的澄明,反映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到山心自清”意思是:
    A. 到达山中会感到疲惫
    B. 到达山中会感到清明
    C. 到达山中会感到孤独
    答案:B

  2. “棱棱有方石”描写的是什么?
    A. 田野
    B. 山石
    C. 河流
    答案:B

  3. 诗歌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失落
    B. 宁静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自由的情感。
  • 王维《山居秋暝》:体现了文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内心的清净。

诗词对比:

  • 比较王居安的《游委羽山》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强调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平和,但王维的诗更注重秋天的意境与孤独的情感,而王居安则更直接地表达了与朋友相聚的遗憾与对自然的崇敬。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典诗词选》
  2. 《宋代诗人研究》
  3. 《山水诗歌的美学》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诗词的背景及其文化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人月圆 人月圆 人月圆 人月圆 二首 其二 人月圆 二首 其一 人月圆·碧纱低映秦娥面 人月圆·园林已有春消息 人月圆 中秋感赋 人月圆 再过真定赠蔡特夫 人月圆 中秋稷坛社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发愤忘食 欢呼雷动 丶字旁的字 伸冤理枉 相肖 添削 放荡驰纵 蠖屈不伸 鬯字旁的字 包含袜的词语有哪些 吐放 跌磕蹭蹬 旧结尾的成语 肀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穷涯 包含汽的词语有哪些 己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