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2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27:38
岁杪
作者:赵希迈
岁杪携家客桂林,
乡山万晨楚云深。
瓮留腊水供春酿,
梅着寒花伴晚吟。
自笑老来贫不减,
谁怜鬓底雪相侵。
俸钱用处清无敌,
半打崖碑半买琴。
在岁末时节,带着家人客居桂林,
乡间的山峦在晨雾中显得更加深邃。
酒瓮里留存着腊月的水,以备春天酿酒,
梅花在寒冬中绽放,伴着我在夜晚吟唱。
我自嘲年纪大了,依然过得贫困,
谁能怜惜我鬓角的白发逐渐增多?
我的俸钱用处简朴而无敌,
一半用来刻崖碑,一半用来买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赵希迈,宋代诗人,名希迈,字子舜,号雪溪。生于北宋时期,后期生活在南宋,诗风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岁杪》写于岁末时节,作者在桂林居住,承载了对冬季与生活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岁杪》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诗中展现了作者在岁末时节的心境与感悟。诗的开头,作者描绘了桂林的自然景象,乡山在晨雾中显得更加神秘,表现出一种宁静与深邃的美感。随着诗歌的推进,作者将个人情感融入景物之中,腊水的留下不仅是对春天的期盼,也象征着对生活的珍惜。
在自嘲中,作者展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虽然年纪渐长,生活依旧贫困,但他并不因此感到沮丧,反而以俸钱的简单支出来表达自己的生活哲学。将钱花在刻碑和买琴上,既显示了对文化的追求,也反映了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作者对生活、自然和自我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一种超脱与淡泊的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展现出在困境中依然追求精神生活的态度,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携家客”指的是?
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岁杪》与杜甫的《春望》都有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但《岁杪》更强调个人心境与自然的和谐,而《春望》则更多地表现社会动荡对人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