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3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35:53
台湾吟 其二
作者: 黄学明 〔清代〕
漆身裸体类山麌,有古遗风不是愚。
蔓草束头分角髻,青筐归市买陬隅。
编莎似橐箍腰骨,截竹为圈塞耳珠。
蛮曲听来无一字,行歌岩下采春芜。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种原始的生活方式,像山中的麋鹿,身上光滑赤裸,遗存着古老的风俗,绝非愚蠢。她用蔓草编织头发,形成独特的发型,手里提着青筐,走向市场在角落里买东西。她的腰部用莎草编成的带子紧束着,耳朵上则用截竹制成的圈子来装饰。听到那陌生的曲调,歌词却听不懂,边唱边在岩下采摘春天的野草。
作者介绍:
黄学明,清代诗人,生活于台湾一带,作品常以乡土题材见长,展现当地民俗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当时台湾尚处于开发阶段,作者通过描绘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自然环境,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以及对土地的深厚感情。
《台湾吟 其二》不仅是对台湾原始生活的一种生动描绘,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赞美。诗中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身处自然环境中的人们,如何与大自然和谐共存。诗句“漆身裸体类山麌”将人类与自然界的动物联系起来,表达出一种原始的、自然的美感。接下来的“蔓草束头分角髻”,则展现了当地女性的独特发型,传达出一种质朴和自然的美。
在这首诗中,黄学明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青筐”、“编莎”、“截竹”等,展现了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风俗与文化。最后一句“行歌岩下采春芜”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升华,描绘了在自然中劳作的快乐与和谐。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富有地方色彩,还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与生态意识,彰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原始而质朴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传统文化的敬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反映出诗人对乡土文化的深厚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漆身裸体类山麌”主要指的是什么?
a) 人的外表
b) 动物的状态
c) 自然环境
答案: b)
“青筐归市买陬隅”这句中的“青筐”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购物用的筐子
c) 生活的工具
答案: b)
诗中提到的“蛮曲”主要表达了什么?
a) 音乐的美
b) 文化差异和理解的困难
c) 人与人的交流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台湾吟 其二》的详细解析与理解,帮助读者更深入地欣赏和学习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