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五贶诗。太湖砚》

时间: 2025-05-05 07:38:27

诗句

求于花石间,怪状乃天然。

中莹五寸剑,外差千叠莲。

月融还似洗,云湿便堪研。

寄与先生后,应添内外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8:27

原文展示:

求于花石间,怪状乃天然。
中莹五寸剑,外差千叠莲。
月融还似洗,云湿便堪研。
寄与先生后,应添内外篇。

白话文翻译:

在花石之间寻找,奇特的形状自然生成。
中间光滑如五寸的剑,外面则如千层的莲花。
月光倾洒,仿佛被洗过一般,云气湿润,正好可以用来研墨。
将这砚台寄给老师后,应该能增添内外的文章。

注释:

  • 求于:在……中寻找。
  • 怪状:奇特的形状。
  • :就是、竟然。
  • 天然:自然生成的。
  • 中莹:中间光滑明亮。
  • 外差:外表不同,差异。
  • 千叠莲:形容外形层叠如莲花。
  • 月融:月光融化的样子。
  • 便堪研:正好适合研磨。
  • 寄与:寄送给。
  • 先生:指老师或尊长。
  • 内外篇:内外的文章,可能指文采与内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皮日休(约834年-883年),唐代诗人,字梦得,号香山居士,晚号木人。他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才华出众。皮日休在唐朝的文人中以其独特的个性和风格著称,尤其是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皮日休的晚年,正值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诗人在此诗中借助太湖砚的描写,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对文人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五贶诗·太湖砚》以太湖的砚台为核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艺术的结合。诗的开头提到“求于花石间”,让人联想到诗人对自然界美的探索与向往。砚台的外形和质地是诗歌的重点,诗人借用“中莹五寸剑,外差千叠莲”的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砚台的光滑与层叠之美,显示了其追求精致生活的态度。

在“月融还似洗,云湿便堪研”两句中,诗人以月光和云气的变化,展示了自然的和谐美。月光如洗,意味着清澈明亮,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而湿润的云气则寓意着砚台的适用性,仿佛一切都是为了书写而存在。

最后两句“寄与先生后,应添内外篇”,不仅表达了对老师的敬意,也暗示了文人之间的传承与交流。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诗人对文人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切理解,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精致和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求于花石间:在花石之间寻找,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2. 怪状乃天然:描述砚台的奇特形状是大自然的产物,强调自然的神奇。
  3. 中莹五寸剑:形容砚台的光滑,暗示其造型如同一把精致的剑,象征着锋利与智慧。
  4. 外差千叠莲:外形如同千层莲花,体现了层次与美感。
  5. 月融还似洗:月光如洗,意味着清澈明亮,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6. 云湿便堪研:湿润的云气适合研墨,象征着创作的条件完美。
  7. 寄与先生后:将砚寄给老师,表现出对师长的尊重与感激。
  8. 应添内外篇:认为这砚台能为老师的作品增添光彩,展现出对文学创作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砚台比作五寸剑和千叠莲,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对称的句式使得整首诗更具韵律感。
  • 拟人:月光和云气被赋予情感,增加了诗的灵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与文人生活的热爱,表现出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师长的尊敬,体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审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石:自然界的美,象征诗人的文人情怀。
  • 五寸剑:象征智慧与锋利,代表了艺术的精致。
  • 千叠莲:美的层次和丰富,象征着文人的才华。
  • 月光:象征清澈宁静,反映诗人内心的宁静。
  • 云气:象征创作的条件,反映诗人的创作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怪状乃天然”中的“怪状”指的是什么?

    • A) 砚台的形状
    • B) 诗人的身份
    • C) 自然的天气
    • D) 文章的内容
  2. “中莹五寸剑”中的“中”是指什么?

    • A) 砚台的外部
    • B) 砚台的内部
    • C) 诗人的心情
    • D) 文章的主题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内外篇”意味着什么?

    • A) 诗人的生活
    • B) 文学作品的丰富
    • C) 砚台的质量
    • D) 自然的美

答案:

  1. A) 砚台的形状
  2. B) 砚台的内部
  3. B) 文学作品的丰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将皮日休的《五贶诗·太湖砚》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但皮日休更注重细腻的描绘和内心的感受,而白居易则更加强调人生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皮日休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一斛珠 午节 一斛珠 海珠一役,王广龄厅长、汤觉顿代表死之,徐君勉跳而免。起事者意在徐,而徐反免,有幸不幸存焉 一斛珠 珍珠兰 一斛珠 一斛珠 王子涧观红叶 一斛珠 鹰 一斛珠(有寄) 一斛珠 题画 一斛珠 送孙鲁三之汝南 一斛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论天表 恩深似海 伦字开头成语大全_伦字开头成语汇总 骄儿騣女 拼音rui的汉字_rui的字有哪些 包含嫔的词语有哪些 陨石雨 韶光荏苒 力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力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宴安鸠毒 包含派的成语 首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吓杀人香 昫乌 虫字旁的字 包字头的字 之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这份列表让你快速掌握_汉字偏旁学习 云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