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3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0:23
奉和鲁望叠韵双声二首。叠韵山中吟
作者: 皮日休
穿烟泉潺湲,触竹犊觳觫。
荒篁香墙匡,熟鹿伏屋曲。
全诗翻译:
在烟雾缭绕的山中,泉水潺潺流淌,竹子轻轻触碰着犊牛的嘴。荒芜的篁竹在香气弥漫的墙边,熟睡的鹿静静伏卧在屋旁的曲折小路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山中宁静优雅的自然风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竹子、泉水与鹿都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自然元素,象征着和平与宁静。
作者介绍: 皮日休(约835年-883年),唐代诗人,以其独特的个性和作品风格著称。其诗风清新,内容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常常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皮日休的创作高峰期。此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写宁静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及对现实的逃避。
这首诗运用叠韵和双声的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绝美的自然景观和细腻的感受。首联“穿烟泉潺湲,触竹犊觳觫”以生动形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安静而和谐的氛围。通过“穿烟”与“潺湲”的对仗,读者仿佛能听到清泉流淌的声音,感受到烟雾弥漫的静谧。接下来的“荒篁香墙匡,熟鹿伏屋曲”则将画面进一步深化,展现了竹林与野生动物的和谐共生。整个画面充满了自然的气息,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诗中隐含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透过自然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人世纷扰的超然态度。在诗人的笔下,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和谐,仿佛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让人向往并感受到心灵的平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透过细腻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穿烟泉潺湲”描绘了怎样的自然景象?
A. 火焰燃烧
B. 山中清泉流动
C. 大海波涛汹涌
诗中提到的“熟鹿”在何处伏卧?
A. 河边
B. 屋旁曲折的小路
C. 山顶
诗人通过哪些自然元素表达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A. 太阳和月亮
B. 竹子和鹿
C. 风和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与动物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各有千秋,王维的作品在意境上更为深远,而皮日休则更注重细腻的景物描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