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叟》

时间: 2025-04-28 02:35:51

诗句

不曾照青镜,岂解伤华发。

至老未息肩,至今无病骨。

家风是林岭,世禄为薇蕨。

所以两大夫,天年自为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35:51

原文展示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叟
作者:皮日休

不曾照青镜,岂解伤华发。
至老未息肩,至今无病骨。
家风是林岭,世禄为薇蕨。
所以两大夫,天年自为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樵夫的生活状态和心态。他没有照过镜子,因此不懂得如何对待自己的白发。虽然年纪渐老,但他仍然没有停止劳动,身体也没有生病。樵夫的家庭背景如同山林,生活的富贵就如同田野里的野草。因此,两个大夫的长寿也只能靠自己去伐木。

注释

  • 青镜:指镜子,古代多用青铜制成。这里作比喻,意指不修饰外表。
  • 华发:白发,这里指老年所带来的衰老迹象。
  • 息肩:停止劳动,指不再挑担。
  • 病骨:指身体健康,没有病痛。
  • 家风:家庭的风气和习俗。
  • 世禄:世代的俸禄或财富。
  • 薇蕨:指野生植物,象征自然生活的朴素和安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皮日休(834年-883年),字梦得,号丘壑,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反映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皮日休在与鲁望樵人交流后所作,表达了对樵夫简单生活的赞美和对劳动价值的认可。诗中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在动荡时期对自给自足的向往。

诗歌鉴赏

《樵叟》通过樵夫的视角,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淡然与乐观心态。诗中,樵夫不在意外貌的变化,也不在乎外界的评价,他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劳动与健康。整首诗的语气平和,情感真挚,反映了樵夫对生活的态度:即便经历岁月的流逝,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积极向上的精神。

从意象上看,诗中提到的“家风是林岭”展现了与自然和谐的生活状态,象征着自然的纯朴与宁静。与“世禄为薇蕨”形成强烈对比,强调了樵夫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解脱与洒脱,显示出诗人对平淡生活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曾照青镜:樵夫从未照过镜子,暗示他不在乎个人形象。
  • 岂解伤华发:因此他不懂得如何面对衰老和变化。
  • 至老未息肩:即使年老,他依然在劳作,体现了勤劳的精神。
  • 至今无病骨:身体健康,显示出他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家风是林岭:家庭生活简单朴素,像山林一样。
  • 世禄为薇蕨:生活的富裕来自于自然的馈赠。
  • 所以两大夫:从这里引出两个大夫的长寿,强调自给自足的重要性。
  • 天年自为伐:长寿与勤劳的关系,强调劳动的意义。

修辞手法

  • 对比:樵夫的简单生活与大夫的身份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樵夫的独特价值观。
  • 比喻:将家庭背景比作“林岭”,强调自然的影响。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者的尊重,强调了身体健康与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倡导一种简单而充实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镜:象征外貌与虚荣。
  • 华发:代表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林岭:象征自然与安宁。
  • 薇蕨:代表朴素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镜”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镜子
    • C. 一种乐器
  2. 樵夫的生活态度如何?

    • A. 否定
    • B. 积极
    • C. 消极
  3. 诗中提到的“家风”主要指什么?

    • A. 家庭的风气
    • B. 家庭的财富
    • C. 家庭的建筑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可以将皮日休的《樵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生活的宁静,但皮日休更强调劳动的价值,而王维则更加侧重于自然的美感与人心的安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是岁之夏紫芝复生成丛大者径七八寸 赏桂 山中新霁 山行舟回 山行乡友遗五言 山行道间 山行 山行 山行 山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乙字旁的字 汗流洽衣 日字旁的字 凿壁借光 秦女 恒河沙数 虎字头的字 剪发被褐 乛字旁的字 重男轻女 禾字旁的字 哀乐相生 骗拐 食料 夜开头的成语 CRT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