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0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08:57
杨侯胸中万卷书,澜翻骚兴辄三闾。
文成素藁富柱腹,词有余锋须贾予。
俊逸谁追新轨辙,温纯端拟古璠玙。
我渐不作池塘梦,徒羡清沟愧濁渠。
杨侯心中藏有万卷书籍,豪情澎湃时常引发骚动。
文采如同白色的竹简,内涵深厚如同柱子般坚实,
辞藻虽有余韵,仍需像贾谊那样有锋芒。
谁能追赶那新兴的轨迹,温文尔雅的风格又似古代的美玉。
我已不再做那池塘里的梦,徒然羡慕清澈的沟渠,反而对自己感到愧疚。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以清新隽永著称,常表现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对当时时代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处于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文人风采的赞美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追求与对当下文人状况的思考。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文人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开头以“杨侯”作为引子,表达对学识渊博的文人的崇敬,同时也流露出对文人情怀的向往。接下来的描绘中,诗人用“文成素藁”形象地表现了文采的清新与内涵的丰富,显示出对文学创作的追求。
在诗中,诗人对当代文人的批评也隐约可见,感叹“俊逸谁追新轨辙”,暗示着时代的变迁使得真正的文人理想难以追寻。最后一句中,诗人直言其不再做“池塘梦”,表达了对当下文人境遇的无奈与愧疚,展现了他对自我追求的反思与忧虑。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意象,情感深邃而又真实,体现了诗人对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文人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与对自我追求的怀疑,情感基调在赞美与感慨中交织。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杨侯胸中万卷书”中的“万卷书”代表:
A. 知识渊博
B. 书本的数量
C. 学习的乐趣
答案: A
“我渐不作池塘梦”的意思是:
A. 追求理想变得困难
B. 喜欢池塘的风景
C. 继续做梦
答案: A
诗中提到的“贾予”是谁?
A. 诗人
B. 历史人物
C. 书法家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