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青石关》

时间: 2025-05-06 02:33:00

诗句

身在瓮盎中,仰看飞鸟度。

南山北山云,千株万株树。

但见山中人,不见山中路。

樵者指以柯,扪萝自兹去。

句曲上层霄,马蹄无稳步。

忽然闻犬吠,烟火数家聚。

挽辔眺来处。

茫茫积翠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3:00

原文展示:

青石关
蒲松龄 〔清代〕

身在瓮盎中,仰看飞鸟度。
南山北山云,千株万株树。
但见山中人,不见山中路。
樵者指以柯,扪萝自兹去。
句曲上层霄,马蹄无稳步。
忽然闻犬吠,烟火数家聚。
挽辔眺来处,茫茫积翠雾。


白话文翻译:

我身处于此山谷之中,仰头只见飞鸟掠过。
南山北山之间,云雾缭绕,满眼的树木千千万万。
只见山中的人,却看不见山中的路。
樵夫用树枝指引着我,我顺着藤萝离开这里。
山路曲折,马蹄难以稳步前行。
突然听见犬吠声,隐约看到几户人家聚集在一起。
我拉着马缰望向远方,眼前是一片朦胧的翠绿雾气。


注释:

字词注释:

  1. 瓮盎:形容狭小的环境,像是陶瓷的器皿。
  2. :飞过。
  3. 樵者:砍柴的人。
  4. :树枝,樵夫用来指路。
  5. 扪萝:形容沿着藤萝的路径走。
  6. 句曲:曲折的山路。
  7. 挽辔:拉住马的缰绳。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和人生活的场景,反映了隐逸的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常见于清代文人诗作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蒲松龄(1640-1715),字圣白,号柳泉,山东人,是清代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以《聊斋志异》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多描绘鬼怪、妖异的故事,文学风格独特,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及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青石关》创作于蒲松龄晚年,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孤寂。


诗歌鉴赏:

《青石关》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人类孤独感的深刻体察,展现了蒲松龄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身在瓮盎中”的开头,营造出一种被困于狭小空间的压抑感,仰望飞鸟则象征着对自由的渴望。接下来的南北山云雾和千株万株树,既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渺小与孤独。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樵者的指引和犬吠的声音,逐步引入人类生活的气息。尽管身处于山中,仍然能听到犬吠声,隐约看到烟火人家,这种对比加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也使得诗的情感更加丰富。

整首诗在意象构建上,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渲染,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体验和对人世生活的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追求恬淡生活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身在瓮盎中:描绘身处狭隘环境的孤独感,隐喻内心的困境。
  2. 仰看飞鸟度:向往自由,渴望逃离束缚。
  3. 南山北山云,千株万株树:展现自然的壮丽和丰富。
  4. 但见山中人,不见山中路:表达对人世的观察与迷茫。
  5. 樵者指以柯:有指引之人,象征与现实的联系。
  6. 扪萝自兹去:顺藤而行,象征探索与追寻。
  7. 句曲上层霄:山路曲折,暗含人生的艰辛。
  8. 马蹄无稳步:比喻生活的不确定性。
  9. 忽然闻犬吠:突出现实的声音,打破宁静。
  10. 烟火数家聚:人间烟火气,隐喻温暖的归属感。
  11. 挽辔眺来处:回望,反思走过的路。
  12. 茫茫积翠雾:结尾的迷雾,象征未知与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瓮盎中”比喻困境。
  • 对仗:如“南山北山”,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犬吠声赋予生命,连接人与自然。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自然的描绘为主线,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人世间孤独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飞鸟:象征自由与渴望。
  2. 南山北山:自然的壮丽与辽阔。
  3. 犬吠:人间的声音,暗示生活的真实。
  4. 烟火:人间的温暖与归属感。
  5. 翠雾:象征未知与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身在瓮盎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自由快乐
    • B. 孤独压抑
    • C. 兴奋激动
    • D. 无奈沉默
  2. 填空题:诗中“南山北山云,千株万株__。”

  3. 判断题:诗中的犬吠声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对/错)


答案:

  1.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青石关》与《山中杂诗》: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青石关》更强调孤独与探索,而《山中杂诗》则体现了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青石关》与《早发白帝城》:前者反映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后者则表现了对旅途的感慨,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参考资料:

  • 蒲松龄《聊斋志异》
  • 《清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延禧观 徐先辈挽词 徐侍郎挽词 徐孺子宅 徐灵晖挽词 信州草衣寺 谢耕道犁春图 小舟 喜徐道晖至 午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鼻字旁的字 岿然独存 为复 庆生 包含鳌的成语 見字旁的字 胡孙入袋 履险蹈危 以文乱法 乛字旁的字 皮干 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志盈心满 閠字旁的字 吏曹 言不顾行 飞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