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2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20:16
秋日即事三首
作者:王之道 〔宋代〕
挽仰黄花集,澄清九月秋。
预愁新任迫,难为故人留。
岚去山光合,江回水气浮。
何当脱羁绊,同办五湖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感慨以及对离别的愁苦。诗人仰望着盛开的菊花,感受到九月的秋天清澈而明朗。即将面临新的任命,心中对故友的留恋和愁苦难以释怀。秋风吹拂,山光与水气交融,江水漂浮着雾气。何时才能摆脱束缚,与朋友一起畅游五湖四海呢?
作者介绍:王之道,宋代诗人,生于文人兴盛的时期。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天,诗人在即将离开故土、踏上新任之路时,表达了对秋天的美景与故友的依依不舍,反映了个人与社会的变迁。
王之道的《秋日即事三首》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这首诗在开头通过“挽仰黄花集”引入了秋天的特征,菊花在中国文学中象征着坚韧与高洁,正如诗人对故友的深情厚谊。接着,诗人引入了愁苦的情感,表达出因新任命而带来的不安与忧愁,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过去的留恋。
“岚去山光合,江回水气浮”两句则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山与水的融合,给人以宁静的视觉享受,似乎在安慰着诗人的心情。最后一句“何当脱羁绊,同办五湖舟”则是对自由的渴望,表达出诗人希望与朋友一同畅游的理想,显示了对束缚的反叛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友谊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该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意境,如“岚去山光合,江回水气浮”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秋天的深切感受、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而细腻。
诗词测试:
诗中“黄花”主要象征什么?
A. 春天 B. 秋天 C. 冬天 D. 夏天
“何当脱羁绊”中的“羁绊”指的是什么?
A. 自由 B. 束缚 C. 友情 D. 责任
诗中体现了作者对故人的什么情感?
A. 愤怒 B. 忘记 C. 思念 D. 喜欢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道与李白的作品都关注自然与人生,但王之道更强调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忧虑,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体现出不同的个性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