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晚送瑕丘田少府还任,因寄洛中镜上人》

时间: 2025-04-30 21:29:44

诗句

闻道还沂上,因声寄洛滨。

别时花欲尽,归处酒应春。

聚散同行客,悲欢属故人。

少年追乐地,遥赠一沾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29:44

原文展示:

春晚送瑕丘田少府还任,因寄洛中镜上人
——苏颋 〔唐代〕

白话文翻译:

听说你要回到沂水边,便借着这首诗寄给洛阳的朋友。分别时花儿快要凋谢,归来的时候酒席应该正当春天。聚散的朋友,喜怒哀乐都与故人相关。年少时我们追寻欢乐的地方,远远送上这一方手帕。

注释:

  • 瑕丘:瑕丘是地名,指的是沂水的地方。
  • 田少府:田少府是古代官职,指的是负责田地管理的官员。
  • 洛滨:指的是洛阳附近的水边。
  • 酒应春:酒席应该在春天来临时举行,指春天的欢乐气氛。
  • 沾巾:比喻因离别而流泪,寄托对朋友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颋,字子荣,唐代诗人,晋江人,擅长五言诗与七言诗,风格清新流畅,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晚时节,诗人因朋友将要远行而寄托思念之情。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苏颋的《春晚送瑕丘田少府还任,因寄洛中镜上人》是一首充满春意和离愁的诗作。诗中通过“闻道还沂上”引出离别的主题,表现出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诗人在离别之际,恰逢春天的到来,花儿即将凋零,借此描绘了离别的伤感与时间的流逝。在这短短的几句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现出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诗的最后一联“少年追乐地,遥赠一沾巾”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出离别时的忧伤。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闻道还沂上:得知你要回到沂水边,表现出对朋友的关心与期待。
  • 因声寄洛滨:因而通过这首诗寄托给洛阳的朋友,表现出思念之情。
  • 别时花欲尽:分别的时刻,花儿正快要凋零,暗示了离别的伤感与无奈。
  • 归处酒应春:归来的时候,酒席正值春天,象征着团聚的欢乐。
  • 聚散同行客:聚会与离散的朋友,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化。
  • 悲欢属故人:悲伤与快乐都与老朋友相关,强调了友谊的深厚。
  • 少年追乐地:年轻时追寻快乐的地方,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
  • 遥赠一沾巾:远远送上一方手帕,象征着思念与祝福。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沾巾”比喻离别时的泪水,形象生动。
  • 对仗:如“聚散同行客,悲欢属故人”,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祝福,反映了人生的聚散无常,寓意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青春与生命的短暂。
  • :象征欢乐与团聚的气氛。
  • 沾巾:象征离别的泪水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瑕丘”是指哪种地方?

    • A. 一种花
    • B. 地名
    • C. 一个官职
  2. 诗人借“酒应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伤感
    • B. 欢乐
    • C. 思念
  3. “遥赠一沾巾”中的“沾巾”意指什么?

    • A. 一块手帕
    • B. 朋友的祝福
    • C. 泪水的象征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词对比:

  • 比较苏颋的《春晚送瑕丘田少府还任》与王维的《送别》。两首诗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苏颋的诗更多地融入了自然的意象,而王维则更注重情感的直接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柳塘春 同朱老步郭外人家留饭西畴草堂 其一 同舜江黄晦木宁都曾止山饮西园次晦木留别韵 晓泊青县 同用晦东庄看梅 次韵送心壁归庐山 其二 次韵送心壁归庐山 其一 过东庄看梅 其二 过东庄看梅 其一 次宋居卿韵寄题灵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瘀疾 丰丰满满 茅店 鱼字旁的字 洞鉴废兴 口字旁的字 知耻 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肩摩踵接 酉字旁的字 军令 促拍 包含酌的词语有哪些 贩夫驺卒 一座尽倾 倒八字的字 包含握的词语有哪些 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