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饯荆州崔司马》

时间: 2025-04-30 21:29:44

诗句

茂礼雕龙昔,香名展骥初。

水连南海涨,星拱北辰居。

稍发仙人履,将题别驾舆。

明年征拜入,荆玉不藏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29:44

原文展示:

茂礼雕龙昔,香名展骥初。
水连南海涨,星拱北辰居。
稍发仙人履,将题别驾舆。
明年征拜入,荆玉不藏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昔日的礼仪与风华,像龙一样的装饰华美;如今的声望如骏马般初展。水面连通南海波涛汹涌,星辰环绕着北斗高悬。稍微启程就仿佛踏上了仙人的足迹,准备题写离别的车舆。明年我将前往荆州拜访,荆玉(指珍贵的玉石)将不会掩藏在心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茂礼:丰盛的礼仪,指古代的礼节和仪式。
  • 雕龙:雕刻的龙,象征华丽与权贵。
  • 香名:美好的名声。
  • 展骥:展翅的骏马,象征前程似锦。
  • 稍发:稍微启程。
  • 仙人履:仙人所踏的路,象征理想的道路。
  • 别驾:古代官职名,指负责交通的官员。
  • 荆玉:荆州出产的美玉,引申为珍贵的东西。

典故解析

  • 雕龙:古代文人常用龙作为象征,代表权力与地位。
  • 仙人:指代理想中的人,常常用来形容追求高尚理想的人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颋(约710年-约770年),字公绰,号东山,唐代诗人,晚唐诗风的代表之一。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借景抒情。

创作背景
《饯荆州崔司马》写于苏颋送别崔司马前往荆州之际,表达了对他的祝福与期待。此时正值唐代盛世,士人往来频繁,送别诗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篇提到“茂礼雕龙昔”,暗示昔日的辉煌与礼仪之美;“香名展骥初”则表达了崔司马在事业初展的美好愿景。接着,诗人描绘了水面波荡与星辰环绕的壮丽景象,象征着前方的旅程充满希望和光明。后两句则转为对未来的期待,诗人仿佛已在仙人的路径上,准备书写对友人的祝福。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唐代士人对友情的重视与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茂礼雕龙昔:回忆过去的繁华礼仪,象征着昔日的荣耀。
  • 香名展骥初:期待崔司马在新职位上展现才能,蒸蒸日上。
  • 水连南海涨:水面浩淼,寓意着前路广阔。
  • 星拱北辰居:北斗星高悬,象征着正道与理想的指引。
  • 稍发仙人履:即将启程,表明希望与理想的追求。
  • 将题别驾舆:准备为友人写下祝福的话,寄托情感。
  • 明年征拜入,荆玉不藏诸:再次呼应对友人的期许,珍贵的友情将永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雕龙”比喻华丽的礼仪与地位。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深厚的情谊,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体现了唐代士人之间浓厚的人际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茂礼:象征豪华的礼仪,表现社会的繁荣。
  • 星辰:象征理想与希望,指引人生方向。
  • 荆玉:象征珍贵的情谊与美好的祝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茂礼雕龙昔”中的“雕龙”指什么?
    a. 龙的雕刻
    b. 华丽的礼仪
    c. 传统的建筑
    答案:b

  2. “香名展骥初”中的“展骥”象征什么?
    a. 事业的初展
    b. 旅途的开始
    c. 朋友的离去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明年征拜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期待重逢
    b. 对未来的恐惧
    c. 对友情的忘却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送友人》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苏颋的这首诗更加注重对未来的祝福与期待,情感上更显细腻;而李白的《送友人》则更多表现了对离别的惆怅。三者共同展现了唐代士人对友情的重视与离别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程彦明煜之松江 答徐以文 莲花峰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七十二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七十一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六十八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五十八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五十二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四十九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四十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琼台玉阁 炸呼 纸吹 出言无忌 外缘 滚汤浇雪 经师人师 王字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饔飧不给 立字旁的字 包含来的词语有哪些 水调歌头 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旷志怡神 疋字旁的字 包含凤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