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3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0:39:05
过雨溪山净,新晴花柳明。
来穿雨好树,别作一家声。
故欲撩诗兴,仍添怀友情。
惊飞苦难见,那更绿阴成。
这场雨过后,溪水与山色变得格外清澈,新晴的天气使花和柳显得更加明亮。前来游玩的鸟儿在雨后光洁的树木间穿梭,别有一番动听的声音。原本想激发诗情,却无意中增添了对友人的思念。被惊起的鸟儿飞走,难以再见,树木的绿荫愈加浓郁。
本诗并未引用特定典故,但“莺”字本身在古诗词中常用以象征春天、温暖和友好,常与友情、思念等主题相联系。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宋代著名诗人,字廷秀,号诚斋,晚号容斋,南宋诗人中的代表之一,尤其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闻莺》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在雨后春天的美好时光中,感受到自然的清新与友谊的温暖。这首诗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闻莺》是一首描绘春雨后美丽自然景色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雨后的清新与生机。首联“过雨溪山净,新晴花柳明”中,诗人用“净”和“明”两个字,简洁而有力地描绘出雨后大自然的清新气息。中间两句“来穿雨好树,别作一家声”则通过描写鸟儿在树间穿梭的情景,生动地传达出鸟儿的动感与生机,仿佛能听到那清脆的鸟鸣声。
后两句“故欲撩诗兴,仍添怀友情”则转向内心的情感,诗人在自然美景的触动下,感受到对友人的思念,这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表现,显示出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友谊的珍视。最后一句“惊飞苦难见,那更绿阴成”不仅令人感受到鸟儿的无奈与失落,同时也暗示着生命的流逝与再生,绿阴的浓密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整首诗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思考,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围绕春雨后的自然景色和对友人的思念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友情的惆怅,情感真挚,意蕴深远。
《闻莺》诗人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诗中“过雨溪山净”主要表达了什么?
“惊飞苦难见”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