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0:47
鲁公尚有粥为食,
卢老今无僧作邻。
文字借令真可煮,
吾曹从古不应贫。
诗肠幸自无烟火,
句眼何愁著点尘。
俗子岂知贫亦好,
未须容昜向渠陈。
鲁公尚且还有粥可以吃,
卢老如今却没有僧人作伴。
文字借用真是可以煮沸,
我们从古以来就不应该贫困。
诗的肠子幸运的是没有烟火,
句子的眼睛何必担心沾上尘埃。
俗人怎么会知道贫穷也是一种好,
不必向他们展示我们的贫困。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以清新自然、质朴真诚的风格著称,擅长山水田园诗及讽刺诗,作品中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
《次乞米韵》是在社会动荡与个人困境中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在贫困中透出的清醒与自觉,表达了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思考。
《次乞米韵》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表现了作者对贫困的淡然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诗中,杨万里通过鲁公和卢老的对比,引发对物质条件的思考。鲁公虽有粥,但也未必富足;卢老则完全没有依靠。这里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描述,更是对整个社会状况的反思。
接着,作者强调文字的力量,认为真正的文学可以超越物质的贫乏,使人们的精神得到丰盈。诗的最后几句则表现出对俗人的讽刺,指出他们对“贫”的误解,强调真实的贫穷并不一定是悲惨的,反而可能是一种乐趣。
整首诗用语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了杨万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独立精神。
整首诗以贫困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在物质匮乏中仍然保持精神的富足,强调了文学与精神世界的重要性,反映了对社会的批判与思考。
鲁公和卢老分别象征什么?
“文字借令真可煮”中“煮”字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俗子”是指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