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0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00:23
原文展示:
嵯峨云髻簇金钿,血色罗裾湿晓烟。
陌上相逢通一笑,第三桥下是奴船。
白话文翻译:
巍峨的山峦如同高耸的云髻,金色的钿饰在上面闪耀,
血红的罗裙在晨雾中显得湿润。
在小路上偶然相遇,我和你相视一笑,
第三座桥下停着的是我的小船。
注释:
典故解析:
“第三桥”可能暗指杭州西湖附近的某座桥,西湖是宋代文人墨客吟咏的地方,常常与爱情、相思等主题有关。诗中提到的“奴船”则可能象征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故,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常蕴含丰富的哲思。
创作背景:
西湖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诗人常常在此游览、吟诗,抒发情感。这首诗写于他游历西湖时,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的思考。
诗歌鉴赏:
《西湖旧梦》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西湖的自然美以及诗人与爱人之间的甜美回忆。诗的开头以“嵯峨云髻簇金钿”展现了西湖的壮丽景色,用“血色罗裾湿晓烟”形象地描绘了晨雾中的女子形象,色彩鲜明,形象生动。接着,诗人通过“陌上相逢通一笑”的细节,传达出一种温暖而亲密的情感,似乎在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第三桥下的小船则是一个重要的意象,它不仅象征着爱情的归属和宁静的生活,也暗示着诗人对那段爱情的珍惜与向往。全诗用词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细腻而真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悠然与甜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采用了比喻(如将山比作云髻)、对仗(如“嵯峨”与“湿晓烟”形成对比),以及意象的巧妙运用,使得诗歌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嵯峨云髻簇金钿”中的“云髻”指的是:
A. 高耸的山峦
B. 女子的发髻
C. 清晨的云彩
D. 美丽的装饰
诗中“第三桥下是奴船”中的“奴船”意指:
A. 一只小船
B. 一种交通工具
C. 一位侍女
D. 一种情感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汪元量的《西湖旧梦》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但汪的诗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而李的诗则显得更加豪放与壮丽。两者各有风格,但都展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情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