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湖旧梦》

时间: 2025-04-27 12:28:37

诗句

芙蓉照水桂香飘,车马纷纷度六桥。

锦幔笼船人似玉,隔花相对学吹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8:37

原文展示:

芙蓉照水桂香飘,车马纷纷度六桥。锦幔笼船人似玉,隔花相对学吹箫。

白话文翻译:

荷花映照在水面上,桂花的香气四处飘散,车马纷纷穿过六座桥。锦缎包裹的小船上,船上的人如同美玉般动人,隔着花朵彼此对望,学着吹箫的声音。

注释:

字词注释:

  • 芙蓉:指荷花,常在水边生长,象征美丽与纯洁。
  • 桂香:指桂花的香气,常用来形容秋天的气息。
  • 车马纷纷:形容车马来往繁忙的景象。
  • 六桥:西湖的六座桥,象征着水乡的风情。
  • 锦幔:精美的锦缎帷幕,用于形容小船上的装饰。
  • 似玉:比喻人的美丽,像美玉一样。
  • 隔花相对:指两人隔着花朵互相对视。

典故解析:

  • 六桥:西湖有多座桥,六桥指的是其中的代表性桥梁,是西湖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 吹箫:古代文人雅士常以笛箫等乐器作伴,象征文人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子华,号文山,宋代诗人,才华横溢,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表现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西湖景色最为迷人之时,汪元量借景抒情,表达对西湖美景的向往和对人间美好的赞美。

诗歌鉴赏:

《西湖旧梦》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诗作,整体氛围宁静而优雅。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西湖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开头两句,诗人以“芙蓉照水”和“桂香飘”描绘出西湖的美丽风景,勾勒出一幅荷花与桂花交融的画面,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接下来的“车马纷纷度六桥”则突显了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形成了与前面自然静谧的鲜明对比,展现了西湖作为游览胜地的繁华。最后两句,诗人通过“锦幔笼船”与“隔花相对”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们在此享受生活的情景,诗中充满了雅致和浪漫的气息。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西湖的深情眷恋,表现出一种超然的闲适与美好的生活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芙蓉照水桂香飘:描绘了荷花在水面上的倒影,桂花的香气飘散,传达出浓厚的自然气息。
  2. 车马纷纷度六桥:车马的往来如潮,显示出西湖的繁忙与热闹。
  3. 锦幔笼船人似玉:细腻的描述乘船人的美丽,锦缎的装饰增强了整体的华丽感。
  4. 隔花相对学吹箫:两人隔着花朵对视,表现出一种悠闲与雅致的生活情趣。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似玉”来比喻人的美丽,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诗句之间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细致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在自然美景中享受宁静与愉悦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芙蓉:象征美好、纯洁。
  • 桂香:象征秋意和温馨。
  • 六桥:代表人文与自然的交汇。
  • 锦幔:象征富丽与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芙蓉”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 A. 荷花
    • B. 菊花
    • C. 玫瑰
    • D. 兰花
  2. 诗中提到的“六桥”是指什么?

    • A. 六座相连的桥
    • B. 西湖的六座桥
    • C. 六个村庄
    • D. 六个景点
  3. 诗中“隔花相对学吹箫”的意境表达了什么?

    • A. 吵闹
    • B. 悠闲
    • C. 悲伤
    • D. 急促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汪元量的《西湖旧梦》和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两者都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但汪元量侧重于描写细腻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趣,而苏轼则更注重于情感的抒发和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西湖文化与历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邓孺孝雅士也出新诗数十章贽余饮之酒赠之诗 长安春兴 其一 莱圃杂咏 其十四 送王以贞主簿亲老归养 偈颂四十一首 竹庄为丁挥使继卿题 淮徐归兴六首 其五 题史元量芳润堂 送张虞部谪常州别驾还婺觐省 小桃红 侍霜厓师太平门外访桃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祸首罪魁 无所忌讳 睿识 同畴 四分五剖 麻字旁的字 积毁消骨 默默无言 捞着 黽字旁的字 行坐 目字旁的字 玄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深文巧诋 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等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