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7:4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0:38
草地寒甚毡帐中读杜诗
作者: 汪元量 〔宋代〕
少年时读杜甫的诗,曾经对其枯燥感到厌倦。如今再仔细阅读,才发现每一句都非常精彩。书生手握着书卷,跋涉在万里旅途之上。面容逐渐消逝,黑发也日渐苍老。心中思念的情人不再圆满,难道要自己变得像那黑皂?四下举目无亲,忧愁的情感涌入心怀。炎热的夏天冷得像冰,荒漠上寸草不生。我马在沙石中奔跑,我却饥肠辘辘,望着苍天。人和马不曾离开,冻死的危险仍未解除。何时才能迎来阳光明媚,阴霾的云朵尽数消散?
作者介绍:汪元量,字伯安,号静斋,宋代诗人,以诗词见长,擅长描绘自然与人情,风格清新雅致。
创作背景:诗作成于一个寒冷的冬季,诗人在帐篷中读杜甫的诗,触景生情,通过反思青春与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孤独感。
汪元量的《草地寒甚毡帐中读杜诗》是一首深具情感的诗作。开篇以“草地寒甚”为引,直接展现了自然环境的严酷,营造出一种寒冷的氛围,正好映衬了诗人的内心感受。随着诗句的展开,作者回忆起少年时对杜甫诗歌的厌倦,展现了成长过程中的变化——从无知到领悟,反映出对文学的逐渐成熟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中“朱颜日以衰,玄发日已老”两句,感叹时光的流逝,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珍惜。特别是“举目无寸亲,忧伤入怀抱”,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心境,诗人似乎在无人的荒漠中感到失落与孤独,仿佛与世隔绝。
最后,诗作以“何当回白日,阴云尽一扫”收尾,表达了对光明和希望的渴望,渴求摆脱困境,迎来美好的未来。整首诗通过对杜甫诗作的阅读,引发了对人生、孤独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使得这首诗在情感上具有很强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杜甫诗作的反思,抒发了诗人对青春流逝、孤独感受和生活困境的深刻思考,同时寄托了对未来光明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汪元量是哪一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朱颜日以衰”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的“何当回白日,阴云尽一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汪元量的《草地寒甚毡帐中读杜诗》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苦闷的感叹,前者更多的是个人的孤独与思考,后者则是在国家动乱中对家国的忧虑与无奈。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