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0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09:55
作者: 周贺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洗足北林去,远途今已分。
麻衣行岳色,竹杖带湘云。
饥鼠缘危壁,寒狸出坏坟。
前峰一声磬,此夕不同闻。
洗净双足在北林出发,远途的旅程如今已经分开。
穿着麻衣走在高山的颜色中,手持竹杖带着湘江的云彩。
饥饿的老鼠沿着险峻的壁面爬行,寒冷的狸猫从破旧的坟墓中走出。
前峰传来一声磬声,这个夜晚的声音却不同以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麻衣”、“竹杖”以及“前峰一声磬”都与佛教文化相关,反映了作者对僧人生活和修行的理解与描绘。
作者介绍:
周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多反映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僧人归江南之际,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佛教文化的关注与向往。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情感真挚,细腻地描绘了大自然的风景和旅途的孤独。开头的“洗足北林去”不仅是对僧人出发的描写,更暗示了一种人生的洗礼与净化过程。随着诗的展开,作者将自然景色与人情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麻衣行岳色,竹杖带湘云”中,僧人身穿简朴的麻衣,手持竹杖,形成了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形象,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饥鼠缘危壁,寒狸出坏坟”则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夜晚的孤寂和生存的艰难,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不易。
最后一句“前峰一声磬,此夕不同闻”将全诗推向高潮,磬声在夜空中回荡,似乎在召唤着人们对生命的深思与感悟。这不仅是对朋友的送别,也是对生命旅途的思索,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生命旅程的思考,展现了唐代士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洗足北林去”意指什么?
A. 旅行前的准备
B. 洗脚的仪式
C. 离别的悲伤
答案:A
“麻衣行岳色”中的“岳色”指的是:
A. 高山的颜色
B. 夜晚的景色
C. 河流的颜色
答案:A
诗中提到的“寒狸出坏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生命的顽强
B. 生命的脆弱与孤独
C. 生命的快乐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周贺的《送僧归江南》,并从多个角度分析和欣赏这首古诗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