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3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4:20
车马东城路,寻君至北山。
为从人境出,弥觉世情闲。
月在清潭上,风归暗筱间。
此时心最得,长啸不能还。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从东城出发,向北山寻访友人的情景。为了逃离人世的喧嚣,作者更加感受到世俗的闲适。明月映照在清澈的潭水上,微风轻轻拂过竹林。此刻,心境最为宁静,自然想要高声长啸,却又无法再返回现实。
作者介绍:崔颢(704年-754年),字颢然,号白云,唐代著名诗人,以五言绝句和律诗见长。他的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俊逸。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文人们常往来于名山大川,寻求心灵的寄托与宁静。
崔颢的《和黄三安仁山庄五首 其三》是一首极具意境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喧嚣的厌倦。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开篇以“车马东城路”引入,显示出作者的行程与寻访之意,接着用“为从人境出”表达了他逃离世俗的决心,展现出一种对喧嚣的反思与厌倦。
接下来的“月在清潭上,风归暗筱间”则透出一种自然的和谐美,月光洒落在潭水之上,微风吹拂竹林,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通过这样的意象,崔颢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舒适。最后一句“此时心最得,长啸不能还”则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诗人在此刻的心灵满足,即便想要高声长啸,也因身处美景而不愿回归现实。
整首诗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情怀,具有较强的时代背景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喧嚣的逃避,展现了唐代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理想。
诗词测试:
诗中“车马东城路”意指什么?
诗中“此时心最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崔颢的《和黄三安仁山庄五首 其三》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隐逸的生活,前者更强调对友情的探寻,后者则更注重对自然美景的沉醉,体现了唐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