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3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37:20
孔孟光华不死生,楚秦灰炬漫纷更。
莫将烧叶焙浮烬,要把盘根养宿明。
孔子和孟子的光辉永不消逝,楚国和秦国的火炬却在不断地更替。
不要将树叶焚烧成灰烬,而是要滋养根茎,让其长久地保持光明。
作者介绍:陈著,字子厚,南宋诗人,其作品多以抒发情感和传承文化为主,风格清新而质朴。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儒家思想盛行的时代。诗人通过火的意象,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传承的希望。
《次韵屠仰之咏火》以火为喻,构建了一个关于文化传承与历史变迁的深刻主题。诗的开头提到“孔孟光华不死生”,瞬间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孔子和孟子作为儒家代表,其思想的光辉照耀着后世。接着,“楚秦灰炬漫纷更”则对比了儒家思想的永恒与历史上诸多王朝的兴衰更替,强调了文化的持续与历史的变迁。
后两句“莫将烧叶焙浮烬,要把盘根养宿明”,以树木的生长为喻,表达了对文化根基的看重。诗人在这里引导人们思考,不应轻易摧毁已有的文化成果,而应当更加关注如何培育和滋养这些根基,使之生生不息,继续发光发热。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表现力,火的意象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文化与思想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怀和期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传承”展开,强调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保护,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孔孟”指的是哪个学派的代表?
诗中“楚秦灰炬”意指什么?
“要把盘根养宿明”中的“盘根”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同样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与历史的思考,但侧重于自然与人生的哲理;而杜甫的《登高》则更加关注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却各具风格和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