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种谷吟》

时间: 2025-05-02 21:40:03

诗句

农家种谷时,种禾不种莠。

奈何禾未荣,而见莠先茂。

莠若不诛锄,禾亦未成就。

又况雨霈时,沾及恩一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0:03

原文展示:

农家种谷时,种禾不种莠。奈何禾未荣,而见莠先茂。莠若不诛锄,禾亦未成就。又况雨霈时,沾及恩一溜。

白话文翻译:

在农家种植谷物的时候,他们种植的是禾苗而不是杂草。但为什么禾苗还没有茁壮成长,杂草却先茂盛起来了呢?如果不及时铲除这些杂草,禾苗也无法完全成熟。更何况在雨水充沛的时候,连恩泽也似乎只是匆匆一瞥。

注释:

  • 种谷:种植谷物。
  • 种禾:种植禾苗。
  • 种莠:种植杂草。
  • 荣:茁壮成长。
  • 茂:茂盛。
  • 诛锄:铲除。
  • 成就:成熟。
  • 雨霈:雨水充沛。
  • 沾及恩一溜:恩泽似乎只是匆匆一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以理学思想为背景,强调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种谷吟》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农耕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邵雍晚年,当时他隐居在洛阳,对农耕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诗中通过对禾苗和杂草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农耕生活中禾苗和杂草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种禾不种莠”一句,体现了农家的勤劳和智慧,而“奈何禾未荣,而见莠先茂”则反映了自然界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奈。最后两句“莠若不诛锄,禾亦未成就。又况雨霈时,沾及恩一溜”则进一步强调了及时行动的重要性,以及恩泽的短暂和珍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深沉,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农家种谷时,种禾不种莠:开篇点明主题,农家在种植谷物时,选择种植禾苗而不是杂草。
  2. 奈何禾未荣,而见莠先茂:表达了禾苗尚未茁壮成长,杂草却先茂盛起来的无奈。
  3. 莠若不诛锄,禾亦未成就:强调了如果不及时铲除杂草,禾苗也无法完全成熟。
  4. 又况雨霈时,沾及恩一溜:进一步强调了雨水充沛时,恩泽的短暂和珍贵。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禾苗和杂草的对比,突出了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
  • 拟人:将恩泽拟人化,表达了恩泽的短暂和珍贵。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及时行动的重要性,以及恩泽的短暂和珍贵。通过对农耕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禾苗:象征着勤劳和希望。
  • 杂草:象征着阻碍和困难。
  • 雨霈:象征着恩泽和机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种禾不种莠”是什么意思? A. 种植禾苗而不是杂草 B. 种植杂草而不是禾苗 C. 种植禾苗和杂草 答案:A

  2. 诗中“奈何禾未荣,而见莠先茂”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答案:B

  3. 诗中“莠若不诛锄,禾亦未成就”强调了什么? A. 及时行动的重要性 B. 恩泽的短暂和珍贵 C. 自然规律的无情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观刈麦》(白居易):通过观察农民收割麦子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农耕生活的深刻理解。
  • 《悯农》(李绅):通过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描写,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诗词对比:

  • 《种谷吟》与《观刈麦》:两首诗都通过对农耕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 《种谷吟》与《悯农》:两首诗都关注农民的生活,但《种谷吟》更侧重于对自然规律的思考,而《悯农》则更侧重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邵雍诗集》:收录了邵雍的诗歌作品,是研究邵雍诗歌的重要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宋代众多诗人的作品,是研究宋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时凝弟在席 登瓦官阁 独坐敬亭山 横江词六首 庭前晚开花 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 淮阴书怀,寄王宗成(一作王宗城) 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 白田马上闻莺 夜下征虏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画虎类犬 臣字旁的字 温纶 寒香 包含腴的词语有哪些 三撇旁的字 雉尾扇 鼓字旁的字 形际 开华结果 教条主义 洁身守道 布开头的成语 幸许 气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谑而不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