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姑孰十咏。望夫山》

时间: 2025-04-26 05:05:10

诗句

颙望临碧空,怨情感离别。

江草不知愁,岩花但争发。

云山万重隔,音信千里绝。

春去秋复来,相思几时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5:10

原文展示:

颙望临碧空,怨情感离别。江草不知愁,岩花但争发。云山万重隔,音信千里绝。春去秋复来,相思几时歇。

白话文翻译:

我遥望着碧蓝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对离别的怨恨。江边的野草不知道愁苦,而岩边的花儿却争相开放。山云重重相隔,音信已经千里绝断。春天过去了,秋天又回来了,思念的心情何时才能停止呢?

注释:

  • 颙望:遥望、眺望。
  • 怨情:因离别而生的怨恨与情感。
  • 江草:江边的野草。
  • 岩花:岩石上的花。
  • 万重隔:形容山的重重叠叠,使人无法相见。
  • 音信:音信、消息。
  • 相思: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以豪放、奔放著称,作品风格多样,常常表现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望夫山》创作于李白的游历中,表达了他对离别的感伤与对所思之人的深切怀念。此诗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亲情、爱情的珍视及对离别的无奈。

诗歌鉴赏:

《望夫山》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李白对离别的深切思考。诗中通过“颙望临碧空”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情绪,表现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和无奈。接下来的“江草不知愁,岩花但争发”对比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愁苦,使得情感更加鲜明。最后,诗人通过“春去秋复来”的时间轮回,表现出思念的无尽及其无法解脱的状态,这种情感的积累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感伤和无奈。全诗的意境深邃,情感真挚,展现了李白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及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颙望临碧空:远望天空,形象地表达出思念之情。
  2. 怨情感离别:因离别而生的怨恨与情感,展现了内心的痛苦。
  3. 江草不知愁:自然界的一切仍在继续,草木不懂人间愁苦。
  4. 岩花但争发:岩石上的花依旧争相开放,映衬出诗人的孤独。
  5. 云山万重隔:高山和云层重重相隔,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6. 音信千里绝:音信的断绝,体现出离别的彻底和无情。
  7. 春去秋复来:时间的流逝,春秋更替,暗示思念的永恒。
  8. 相思几时歇:抒发了对思念之苦的深切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江草不知愁,岩花但争发”采用对仗工整的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用自然景物比喻人的情感,使得情感更加生动。
  • 夸张:如“音信千里绝”,夸张地表现离别的绝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无奈和对思念的渴望,表现了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对命运的感慨,展现了李白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空:象征着广阔与孤独。
  • 江草:代表自然的无情与生命的延续。
  • 岩花:象征着坚韧与美丽。
  • 云山:表现出距离和阻隔。
  • 春秋: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循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颙望临碧空”中的“颙望”是什么意思?

    • A. 遥望
    • B. 低头
    • C. 睡觉
  2. 诗中提到的“江草”在表达什么?

    • A. 愁苦
    • B. 快乐
    • C. 无知
  3. 全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谁的情感?

    • A. 朋友
    • B. 爱人
    • C. 家人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相思》

诗词对比: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兄弟间的情感,而《望夫山》则专注于爱情的无奈与思念。两首诗都使用了自然意象来衬托情感,但在情感的深度与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鉴赏辞典》
  • 《李白诗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少年游 少年游 少年游 少年游 重游吴门记事 少年游 中秋月下作 少年游 春光大地,神州陆沉。顾影自怜,凄然欲绝 少年游 春愁 少年游 少年游 游横山园悼李舒章 少年游 其二 寄项嵋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字旁的字 瓜字旁的字 木祚 包含瘦的词语有哪些 不可胜算 残年暮景 格格不纳 月字旁的字 龙江剧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包含槎的词语有哪些 欠字旁的字 闳深 干酒嗜音 涨级 糹字旁的字 博物君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