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4:04
哭赵紫芝
刘克庄 〔宋代〕
夺到斯人处,词林亦可悲。
世间空有字,天下便无诗。
尽出香分妓,惟留砚付儿。
伤心湖上冢,谁葬复谁碑。
这位杰出的人物已经离世,连词林也感到悲伤。
世间仅有文字,却没有了真正的诗篇。
尽管那些香艳的女子不断涌现,最后却只留下了砚台给子孙。
令人心伤的湖边坟墓,究竟是谁为谁而葬,谁又为谁立碑呢?
赵紫芝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其辞章流传广泛。诗中提到的“词林”象征着诗歌的高雅和文化的传承,而“香分妓”则暗指当时社会中对妓女的普遍接受与哀伤的对比,反映了社会的风气。诗中提到的坟墓也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逝去的无奈。
刘克庄(1187-1269),字仲明,号惭愧,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刘克庄在文学上以其清新而深刻的风格著称,诗词作品数量众多,表现出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
《哭赵紫芝》是刘克庄为悼念其好友赵紫芝而作。赵紫芝的去世让刘克庄感到极大的悲痛,因此写下此诗以表达对好友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哭赵紫芝》是一首充满悲情的悼诗,开篇即以“夺到斯人处”引入,表达了对赵紫芝离世的痛惜之情。诗中用“词林亦可悲”来强调赵紫芝在诗词界的重要地位,显示出他的离去不仅是个人的损失,更是文化的损失。接下来的“世间空有字,天下便无诗”则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对当代文学环境的失望,尽管存在文字,但缺乏真正的诗意与内涵。
“尽出香分妓,惟留砚付儿”指的是当时社会对妓女的普遍接受,同时也隐含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诗人最后的“伤心湖上冢,谁葬复谁碑”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令人感到无尽的伤感。
全诗主要通过对赵紫芝的悼念,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对当时社会文化的忧虑,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失落与对未来的无奈,情感基调深沉而哀伤。
诗中“夺到斯人处”的意思是?
A. 失去朋友
B. 找到朋友
C. 见到朋友
D. 送别朋友
“尽出香分妓”中“香分”指的是什么?
A. 诗的美丽
B. 妓女的香气
C. 文化的传承
D. 友谊的珍贵
诗中提到的“伤心湖上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命的庆祝
B. 对逝者的怀念
C. 对友谊的坚固
D. 对文化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