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6:45
汾上宴别(一作许浑诗)
作者:赵嘏 〔唐代〕
云物如故乡,
山川知异路。
年来未归客,
马上春色暮。
一尊花下酒,
残日水西树。
不待管弦终,
摇鞭背花去。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离别的惆怅。首先,云彩和山川依旧如故乡般熟悉,但山川的变化让人感到道路的不同。长年不归的游子,今天在马上看着春天的暮色。酒杯在花下相聚,夕阳下残影映在西边的树木上。不等管弦乐曲结束,便已策马背离花丛而去。
作者介绍:赵嘏(约 669-740年),字子美,号虞山,唐代诗人,擅长五言律诗,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其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眷恋。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天的宴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在即将离开时对故乡和友人的深情感慨。诗中通过对春色的描绘,反映了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汾上宴别》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离别的惆怅表现得淋漓尽致。开头两句以“云物如故乡,山川知异路”引入,构建了一个相对的空间。虽然眼前的自然景色依旧,但内心的感受却因时间的流逝而产生了变化。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诗人在即将离去之际,面对春色的凋零与酒宴的欢愉,内心的复杂情感更是凸显。
诗中的“残日水西树”一语,既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离别时的酒宴虽是欢聚,却也充满了伤感,正如那句“不待管弦终,摇鞭背花去”所传达的:离别瞬间,虽然乐声未尽,但离去的决然已然形成,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聚,又迅速流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岁月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宴别的场景,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对友谊的珍惜,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情感氛围。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未归客”指的是:
A. 游子
B. 诗人
C. 朋友
D. 商人
诗中“残日水西树”中的“残日”指的是什么?
A. 早晨的阳光
B. 黄昏的落日
C. 夜晚的星星
D. 中午的阳光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离愁
C. 愤怒
D. 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