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减字木兰花(涟水登楼寄赵伯山)》

时间: 2025-04-26 02:44:56

诗句

云间皓月。

光照银淮来万折。

海岱楼中。

拂袖雄披楚岸风。

醉余清夜。

羽扇纶巾人入画。

江远淮长。

举首宗英醒更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4:56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涟水登楼寄赵伯山) 云间皓月。光照银淮来万折。海岱楼中。拂袖雄披楚岸风。醉余清夜。羽扇纶巾人入画。江远淮长。举首宗英醒更狂。

白话文翻译:

云间明亮的月亮,光芒照耀着银色的淮河,波光粼粼,曲折蜿蜒。在海岱楼中,我挥袖迎风,感受着楚地的岸边风。酒醉后的清夜,我手持羽扇,头戴纶巾,仿佛进入了画中。江水遥远,淮河漫长,我抬头望向天空,心中的英雄豪情更加狂放。

注释:

  • 云间皓月:指天空中明亮的月亮。
  • 光照银淮:月光照耀在淮河上,银光闪闪。
  • 海岱楼: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所在的地方。
  • 拂袖雄披楚岸风:形容诗人挥袖迎风,感受楚地的风。
  • 羽扇纶巾:古代文人的装束,羽扇象征智慧,纶巾象征文雅。
  • 江远淮长:形容江河的遥远和漫长。
  • 举首宗英:抬头望向天空,心中的英雄豪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是北宋时期的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的书法风格独特,以“米体”著称,诗文也颇有成就。米芾性格豪放,不拘小节,与苏轼、黄庭坚等人交往甚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米芾在涟水登楼时所作,寄给友人赵伯山。诗中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和诗人的豪情壮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由奔放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是米芾在涟水登楼时所作,寄给友人赵伯山。诗中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诗人的豪情壮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由奔放生活的向往。首句“云间皓月”以明亮的月亮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美的氛围。接着“光照银淮来万折”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淮河,波光粼粼,曲折蜿蜒,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在“海岱楼中”,诗人挥袖迎风,感受着楚地的岸边风,展现了一种豪放不羁的气概。后两句“醉余清夜。羽扇纶巾人入画”则描绘了诗人酒醉后的清夜,手持羽扇,头戴纶巾,仿佛进入了画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江远淮长。举首宗英醒更狂”则表达了诗人抬头望向天空,心中的英雄豪情更加狂放,展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间皓月”:以明亮的月亮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美的氛围。
  • “光照银淮来万折”: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淮河,波光粼粼,曲折蜿蜒,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 “海岱楼中”:诗人所在的地方,为下文的豪情壮志做铺垫。
  • “拂袖雄披楚岸风”:形容诗人挥袖迎风,感受楚地的风,展现了一种豪放不羁的气概。
  • “醉余清夜”:描绘了诗人酒醉后的清夜,为下文的意境做铺垫。
  • “羽扇纶巾人入画”:手持羽扇,头戴纶巾,仿佛进入了画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江远淮长”:形容江河的遥远和漫长,为下文的豪情壮志做铺垫。
  • “举首宗英醒更狂”:表达了诗人抬头望向天空,心中的英雄豪情更加狂放,展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光照银淮来万折”中,将月光照耀下的淮河比作银色的河流,形象生动。
  • 拟人:“拂袖雄披楚岸风”中,将风拟人化,形容诗人挥袖迎风,感受楚地的风。
  • 对仗:“江远淮长”中,江与淮、远与长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诗人的豪情壮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由奔放生活的向往。诗中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气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了米芾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

意象分析:

  • 云间皓月:明亮的月亮,象征着宁静和美好。
  • 光照银淮:月光照耀下的淮河,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 海岱楼中:诗人所在的地方,象征着诗人的心境和情感。
  • 拂袖雄披楚岸风:挥袖迎风,象征着诗人的豪放不羁。
  • 羽扇纶巾:古代文人的装束,象征着智慧和文雅。
  • 江远淮长:江河的遥远和漫长,象征着诗人的豪情壮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光照银淮来万折”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月光照耀下的淮河 B. 阳光照耀下的淮河 C. 月光照耀下的长江 D. 阳光照耀下的长江

  2. 诗中“羽扇纶巾人入画”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战争的向往 B. 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D. 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3. 诗中“举首宗英醒更狂”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B. 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C. 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 诗人对豪情壮志的追求

答案:

  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和诗人的豪情壮志。
  • 黄庭坚《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奔放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米芾《减字木兰花》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和诗人的豪情壮志,但米芾的诗更加注重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由奔放生活的向往,而苏轼的诗则更加注重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米芾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代故人新姬侍疾 寄李益少监兼送张实游幽州 温泉宫行 秋千词 簇蚕辞 雉将雏 老妇叹镜 田家留客 戴胜词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山高水长 横从穿贯 包含倅的词语有哪些 車字旁的字 剖心析胆 晓白 燕巢幙上 言字旁的字 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曰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眵泪 着人 型坊 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路神祇 冤辱 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