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2:3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2:33:20
《剡县解雨五龙潭等处送神辞》 ——陈著〔宋代〕
稼如茨兮黍与粳,十日不雨兮彼苍。
御龙君兮徼祥,环嵊之土兮雨其滂。
焦卷发秀兮摇晚凉,田水泱泱兮秋风香。
旄倪舞歌兮饱有望,神之赐兮何可忘。
登山临水兮送将,神亦劳止兮归安故乡。
农作物像茅草一样,黍米和粳米的生长都受到了影响,十天没有下雨,苍天好像无情。
御龙之神啊,求你带来祥瑞,环绕着嵊州这片土地,愿你带来滂沱细雨。
焦黄的稻穗在晚风中摇曳,田间的水波荡漾,散发着秋天的芬芳。
旄头舞动歌唱,心中充满了希望,神灵的恩赐怎能忘却?
我在山上临水送别,神灵也辛劳了,愿你归去安然故乡。
陈著,宋代诗人,生于一个农耕社会,生活在剡县,长期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他的诗歌多描写乡土风情,关注农民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变化。
此诗写于一段干旱时期,农作物因缺水而受到影响。诗人在送神的仪式中,希望神灵能赐予降雨,表达了对丰收的渴望与对自然的敬畏。
《剡县解雨五龙潭等处送神辞》是一首表现农民渴望降雨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干旱的描绘,生动展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首联“稼如茨兮黍与粳,十日不雨兮彼苍”开篇直入主题,描绘了因干旱而枯萎的农作物,表现出对自然的无奈与焦虑。接着,诗人借助“御龙君兮徼祥”呼唤神灵的降临,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渴望与恳求。这一部分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与依赖。
下联则转向对秋天的描写,描绘了稻谷在风中摇曳的美丽景象,似乎在强调即使在困境中,生活依然有其美好的一面。最后,诗人通过送神的仪式,表达对神灵的感激与期待,传递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整首诗在结构上采用对仗工整的方式,音韵和谐,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渴望,以及对神灵的感恩与期待,体现了人们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
诗中的“稼如茨”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御龙君”象征什么?
诗中“田水泱泱”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环境变化的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战争带来的苦难,而陈著的诗则更关注于农业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