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7:00
生其箕子国,来拜观音山。
迢迢万里外,了了一见閒。
风波任浩荡,云月自往还。
莫怪图三笑,我非元亮班。
我生于箕子所建立的国家,远道而来拜访观音山。
即使隔着千山万水,我也希望能静静地见一见您。
即使风浪再大,云彩和月亮依然自由来去。
不要怪我与您开玩笑,因为我可不是诸葛亮那样的人。
作者介绍:陈著,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游历观音山时,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慈悲精神的追慕。诗中隐含了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观音山的朝圣之旅,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首句“生其箕子国”以地理背景开篇,展示了作者的身份和来历,接着“来拜观音山”则直接表明了他的目的。诗中“迢迢万里外”不仅描绘了距离的遥远,也强调了对心灵寄托的渴望。
“风波任浩荡,云月自往还”两句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自由,诗人似乎在与自然对话,表达了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转向自我,诗人谦虚地表明自己并不是智者,反而更显得真诚与坦荡,这种人生态度让人感受到一种平和的力量。
整首诗虽然简短,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内心的深切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认知,体现了深邃的哲理。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人提到的“观音山”象征着什么?
填空题:诗中“迢迢万里外”表达了对_____的渴望。
判断题:诗人认为自己是元亮班的智者。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景仰和人生的感慨,展现出诗人对人生苦难的深刻理解;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则通过山水意象表达了离别的愁绪,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