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诈者吟》

时间: 2025-05-02 12:47:37

诗句

诈者固疑人,天下尽行诈。

不信天下人,其间无真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7:37

原文展示:

诈者固疑人,天下尽行诈。不信天下人,其间无真话。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欺诈的人总是怀疑别人,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欺诈。不相信世界上的人,因为其中没有真话。

注释: 字词注释:

  • 诈者:欺诈的人。
  • 固疑人:总是怀疑别人。
  • 尽行诈:完全充满了欺诈。
  • 不信:不相信。
  • 其间:其中。

典故解析:

  •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以理学思想为基础,强调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中的欺诈现象,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风气逐渐败坏,欺诈行为普遍存在,邵雍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种社会现象的忧虑和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深刻,通过“诈者固疑人”和“天下尽行诈”两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人们普遍怀疑他人,整个社会充满了欺诈行为。后两句“不信天下人,其间无真话”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悲观的态度,表达了作者对社会诚信缺失的深刻忧虑。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了强烈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体现了邵雍诗歌的朴素和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诈者固疑人”:欺诈的人总是怀疑别人,暗示了欺诈行为的普遍性和危害性。
  2. “天下尽行诈”: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欺诈,强调了社会风气的败坏。
  3. “不信天下人”:不相信世界上的人,表达了作者对社会诚信的失望。
  4. “其间无真话”:其中没有真话,进一步强调了社会诚信的缺失。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诈者固疑人”与“天下尽行诈”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力。
  • 排比:通过“不信天下人,其间无真话”的排比结构,强化了作者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批判社会诚信的缺失,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忧虑和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诈者:象征着欺诈和怀疑。
  • 天下:象征着整个社会。
  • 真话:象征着诚信和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苏轼 B. 邵雍 C. 王安石 D. 欧阳修

  2. 诗中提到的“诈者”指的是什么? A. 诚实的人 B. 欺诈的人 C. 怀疑的人 D. 信任的人

  3.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什么样的态度? A. 乐观 B. 悲观 C. 中立 D. 无所谓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通过对比自然和人文,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变迁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邵雍的《诈者吟》与苏轼的《题西林壁》:两者都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批判,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邵雍诗歌的背景和意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得赵昌甫寄予及子遹诗 感物 东关 雪後龟堂独坐 夜登城楼 十二月二日夜梦与客并马行黄河上息於古驿 初夏野兴 冬初出游 无题 读李杜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彐字旁的字 殚精毕思 指手划脚 反犬旁的字 金声掷地 包含倾的词语有哪些 走之旁的字 病字头的字 兵已在颈 浇苛 乔乔 韞韞 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肃揖 包含弛的成语 神牵鬼制 贞竹 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