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见义吟》

时间: 2025-07-29 16:14:47

诗句

见善必为,不见则已。

量力而动,力尽而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6:14:47

原文展示:

见义吟 邵雍 〔宋代〕

见善必为,不见则已。 量力而动,力尽而止。

白话文翻译:

见到善行必定去做,如果没见到就算了。 根据自己的能力行动,能力用尽就停止。

注释:

  • 见善必为:见到好的行为就一定要去做。
  • 不见则已:如果没有见到,那就罢了。
  • 量力而动: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行动。
  • 力尽而止:能力用尽了就停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以哲理为主,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邵雍的诗歌往往反映了他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学,强调顺应自然、量力而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邵雍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学,强调在面对善行时应当积极行动,但同时也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行事,不可勉强。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中庸”之道和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深刻,通过四句话传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和道德观念。首句“见善必为”强调了积极行善的态度,而“不见则已”则表明了一种随和的心态。后两句“量力而动,力尽而止”则是对行动的实际指导,提醒人们在行善时要考虑自己的能力,不可盲目行动。整首诗语言平实,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体现了邵雍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见善必为”:这句话强调了积极行善的道德要求,体现了作者的道德责任感。
  • “不见则已”:这句话表明了一种随和的心态,如果没有见到善行,那就顺其自然。
  • “量力而动”:这句话提醒人们在行善时要考虑自己的能力,不可盲目行动。
  • “力尽而止”:这句话强调了在能力用尽时应当停止,不可勉强自己。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的“见善必为”与“不见则已”,“量力而动”与“力尽而止”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的清晰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强调在行善时要积极主动,但同时也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行事,不可勉强。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中庸”之道和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意象分析:

  • “见善”:这个意象代表了道德行为的标准,是作者强调的积极行善的态度。
  • “量力”:这个意象代表了行动的实际指导,提醒人们在行善时要考虑自己的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邵雍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见善必为”的意思是? A. 见到善行就一定要去做 B. 见到善行就避开 C. 见到善行就怀疑 D. 见到善行就观望

  3. 诗中“量力而动”的意思是? A. 根据自己的能力行动 B. 不顾能力行动 C. 超越能力行动 D. 放弃行动

答案:

  1. B. 宋代
  2. A. 见到善行就一定要去做
  3. A. 根据自己的能力行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中庸》:儒家经典之一,强调“中庸之道”,与邵雍的“量力而动”思想相近。
  • 《道德经》:道家经典,强调“无为而治”,与邵雍的“力尽而止”思想相近。

诗词对比:

  • 与《中庸》中的“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对比,邵雍的诗强调了在行善时的中庸之道。
  • 与《道德经》中的“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对比,邵雍的诗强调了在行善时的无为而治思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邵雍集》:收录了邵雍的主要作品,包括诗歌和哲学著作。
  • 《宋诗选》:收录了宋代多位诗人的作品,可以了解宋代诗歌的整体风格。
  • 《中庸》:儒家经典,了解中庸之道。
  • 《道德经》:道家经典,了解无为而治思想。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人日过周月东卜砚山房观郑簠八分小篆册子用杜少陵李潮八分小篆歌韵 晚过水西庄饮揽翠轩 赠王昆霞道士 中元登海光寺楼写望同张鸿斋汪西颢陈江皋万循初分赋得八庚 昙花图 其二 王宗伯偕游翠岩亭二首 其二 王宗伯偕游翠岩亭二首 其一 除夕寓海昏 九日台郡尊张华宇招饮登城南金紫峰 登白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明杖 花边人物 霸王之资 所荷 弹丸脱手 弃生 弦结尾的成语 馬字旁的字 无可奈何 一个萝卜一个坑儿 名副其实 鬥字旁的字 包含隈的词语有哪些 令箭 門字旁的字 廾字旁的字 耳刀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