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年老逢春十三首》

时间: 2025-05-02 12:46:27

诗句

年老逢春雨乍晴,雨晴况复近清明。

天低宫殿初长日,风暖园林未啭莺。

花似锦时高阁望,草如茵处小车行。

东君见赐何多也,又复人间久太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6:27

原文展示:

年老逢春雨乍晴,雨晴况复近清明。 天低宫殿初长日,风暖园林未啭莺。 花似锦时高阁望,草如茵处小车行。 东君见赐何多也,又复人间久太平。

白话文翻译:

年老时遇到春天,雨后初晴,雨晴的日子又接近清明。 天空低垂,宫殿初现长日,风暖园林中还未听到莺鸟的鸣叫。 花儿盛开如锦,从高阁上远望,草地如茵,小车在其间行驶。 东君(指春天)赐予的恩惠如此之多,人间又长久地享受着太平。

注释:

  • 年老逢春:指作者年老时遇到春天。
  • 雨乍晴:雨后突然放晴。
  • 况复:况且,再加上。
  •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公历4月4日或5日。
  • 天低宫殿:形容天空低垂,宫殿显得更加宏伟。
  • 初长日:指白昼开始变长。
  • 风暖园林:春风温暖,园林中的景物开始复苏。
  • 未啭莺:还未听到莺鸟的鸣叫。
  • 花似锦:形容花儿盛开如锦绣。
  • 高阁望:从高高的楼阁上远望。
  • 草如茵:草地如茵,形容草地柔软如毯。
  • 小车行:小车在草地上行驶。
  • 东君:古代神话中的春神,这里指春天。
  • 见赐:被赐予。
  • 何多也:多么多。
  • 久太平:长久地享受太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这首诗是他在晚年时所作,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太平盛世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邵雍晚年,当时社会相对安定,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诗中“雨乍晴”、“天低宫殿”、“风暖园林”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春日图景。诗人用“花似锦”、“草如茵”来形容春天的繁花似锦和草地如茵,给人以美的享受。最后两句“东君见赐何多也,又复人间久太平”,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恩赐的感激和对太平盛世的期盼,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乐观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年老逢春雨乍晴:诗人年老时遇到春天,雨后初晴,给人以清新之感。
  2. 雨晴况复近清明:雨晴的日子又接近清明,清明时节是春天的一个重要节点,增添了诗意。
  3. 天低宫殿初长日:天空低垂,宫殿在长日中显得更加宏伟,形容春天的白昼开始变长。
  4. 风暖园林未啭莺:春风温暖,园林中的景物开始复苏,但还未听到莺鸟的鸣叫,增添了一丝期待。
  5. 花似锦时高阁望:花儿盛开如锦绣,从高阁上远望,景色壮丽。
  6. 草如茵处小车行:草地如茵,小车在其间行驶,形容春天的草地柔软如毯,适合行走。
  7. 东君见赐何多也:东君(春天)赐予的恩惠如此之多,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激。
  8. 又复人间久太平:人间又长久地享受着太平,体现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似锦”、“草如茵”,用锦绣和毯子来比喻花和草,形象生动。
  • 拟人:如“东君见赐”,将春天拟人化为赐予恩惠的神。
  • 对仗:如“花似锦时高阁望,草如茵处小车行”,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春天的美好和太平盛世。诗人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乍晴:雨后初晴的清新景象。
  • 天低宫殿:天空低垂,宫殿显得更加宏伟。
  • 风暖园林:春风温暖,园林中的景物开始复苏。
  • 花似锦:花儿盛开如锦绣,形容花的美。
  • 草如茵:草地如茵,形容草地柔软如毯。
  • 东君:春天的象征,赐予恩惠的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花似锦时高阁望”中的“锦”是指什么? A. 锦绣 B. 锦鲤 C. 锦鸡
  2. 诗中“东君见赐何多也”中的“东君”是指什么? A. 春天 B. 东方 C. 君王
  3. 诗中“又复人间久太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忧国忧民 B. 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C. 对春天的喜爱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春天,但杜甫的诗更多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邵雍的《年老逢春十三首》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前者更多表现了对春天的喜悦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而后者则更多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背景和主要作家,有助于理解邵雍诗歌的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人归村居 同贻叟夜坐 赠周生 登马陵 题徐子容少府溪山垂钓长卷 春晓斋中作 忆长安旧游 其二 忆长安旧游 其一 蟋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士字旁的字 起例发凡 爱吃枣儿汤 耳闻不如目见 昏昧 眼空一世 争闲气 兼施 郑人争年 韋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镸字旁的字 兄终弟及 进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