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梁鞞舞歌 其六》

时间: 2025-05-02 05:44:52

诗句

至德同自然,裁成侔玄造。

珍祥委天贶,灵物开地宝。

窈窕降青琴,参差就朱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4:52

原文展示

梁鞞舞歌 其六
作者: 沈约 〔南北朝〕

至德同自然,裁成侔玄造。
珍祥委天贶,灵物开地宝。
窈窕降青琴,参差就朱草。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至高的品德与自然相同,创造的形态与宇宙相匹配。
珍贵的祥瑞都归于上天的恩赐,灵秀的宝物在大地上显现。
优雅的青琴轻轻降临,错落的朱草恰好散布。

注释

字词注释:

  • 至德:至高无上的德行。
  • 同自然:与自然合而为一。
  • 裁成:创作或造就。
  • :匹配、相称。
  • 玄造:宇宙的奥秘,深奥的造化。
  • 珍祥:珍贵的祥瑞。
  • :归于、托付。
  • :恩赐。
  • 灵物:灵巧的物品或自然物。
  • 窈窕:形容优雅、秀美。
  • :降临。
  • 参差:错落有致。
  • 朱草:红色的草,象征美好。

典故解析:
这首诗涉及“至德”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反映了南北朝时期对自然和道德的高度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约(441年-513年),字景仁,号阮籍,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早年曾任职于南梁,后因政治原因辗转于北朝。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梁鞞舞歌》是沈约为梁鞞舞创作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盛行的舞蹈文化及其对道德、自然、和谐的追求。创作时期,南北朝政治动荡,但文化艺术仍然繁荣,特别是音乐和舞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至德同自然”开篇,表达了道德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暗示人们应追求高尚的品德,与自然融为一体。接着,诗人提到“珍祥委天贶”,体现了对天命和自然恩赐的敬畏与感激。诗中“灵物开地宝”则突出了自然的富饶与美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与珍视。

“窈窕降青琴”句中的“青琴”不仅是音乐的象征,也代表了优雅的品格与气质,而“参差就朱草”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表达了自然界的错落美与和谐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道德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静谧和谐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至德同自然:强调至高的道德与自然法则相一致。
  • 裁成侔玄造:造物的过程与宇宙的奥秘相匹配。
  • 珍祥委天贶:珍贵的吉祥之物皆来自于上天的恩赐。
  • 灵物开地宝:自然中灵秀的宝物显现出来。
  • 窈窕降青琴:优雅的青琴轻盈降临。
  • 参差就朱草:错落的朱草恰巧与之相映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道德与自然相提并论,突显其重要性。
  • 对仗:如“珍祥委天贶,灵物开地宝”,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青琴与朱草的搭配,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高尚品德的重要性,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琴:象征音乐和优雅,代表高尚的情操。
  • 朱草:象征美丽与生机,传达自然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至德同自然”意指什么?
    A. 道德与自然相悖
    B. 道德与自然和谐
    C. 自然无德
    D. 自然只重物质

  2. “灵物开地宝”中的“灵物”指的是什么?
    A. 动物
    B. 自然中的美好事物
    C. 人造物品
    D. 没有意义的事物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沈约的《梁鞞舞歌》和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和谐生活的追求,但前者更注重于道德与自然的结合,而后者则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的互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北朝诗歌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沈约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馆中新蝉 分得朝野多欢娱 文慧大师归蜀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二十七第二 明德皇太后挽歌词五首 和集贤李学士千字诗 元奉宗宰绩溪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三皇帝奠幣奏瑞文之曲 秋夕池上 奉和御制喜降时雪七言四韵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苦学力文 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拉拉扯扯 犬字旁的字 交轧 挺押 百足之虫,断而不蹶 醉吐相茵 川结尾的成语 又字旁的字 緑阴 乙字旁的字 什么的 支左屈右 黄字旁的字 仙津 缶字旁的字 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样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