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3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30:58
汉宫春 送郝元公先生之任宛陵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秋色佳哉,剪绿帆半幅,与雁同飞。
船头新旸似雪,津树霏微。
后堂丝竹,记频年屡解谈围。
真豪迈,传经刘向,肯言心事终违。
此去云山万叠,近天门牛渚,采石蟂矶。
今朝临风酾酒,往事都非。
江声千尺,推篷望,吟遍斜晖。
偏相羡,敬亭山色,朝朝得上君衣。
秋天的景色真美啊,船帆一半剪成绿色,与大雁一同飞翔。
船头的白帆如同新雪,岸边的树木轻轻飘落细雨。
后堂的丝竹乐声,记得过去多次解围倾谈。
真是豪迈,传授经典的刘向,何曾说出心中的事情总是相违。
此行将跨越重重云山,临近天门的牛渚,采石的蟂矶。
今天在风中酿酒,往事已成往事。
江水声千尺,撑开船篷眺望,吟唱着斜阳的余晖。
我偏羡慕那敬亭山的美色,朝朝暮暮都想与你相会。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0-1700),字仲明,号白云山人,江苏常州人。清代诗人,以词、诗闻名。其诗风多受李白影响,豪放而又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汉宫春》是诗人送别朋友郝元公担任宛陵的诗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往事的追忆。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豪迈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汉宫春 送郝元公先生之任宛陵》是一首富有情感、意境深远的诗作。全诗通过对秋色、江水、船帆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人以“秋色佳哉”开篇,表达了对秋天美景的赞叹,随后通过“剪绿帆半幅,与雁同飞”展现了诗人心中那种渴望自由的情怀。
诗中提到的“真豪迈,传经刘向”不仅仅是在赞美刘向的学识,更是对自身行为的一种激励,表明诗人也希望能像刘向那样,传承文化,传递思想。接着,诗人描绘了即将远行的旅程,云山万叠、天门牛渚等地名,赋予了诗歌更高的意象,象征着人生路途的艰辛与美好。
在最后,诗人通过“今朝临风酾酒,往事都非”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真正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豪迈又有细腻,构成了一个丰富而立体的艺术形象。
逐句解析:
秋色佳哉,剪绿帆半幅,与雁同飞:描绘了秋天的美景,船帆和大雁共同飞翔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船头新旸似雪,津树霏微:新升起的白帆如雪,岸边树木轻轻飘落细雨,展现了宁静的秋日情景。
后堂丝竹,记频年屡解谈围:回忆与友人共同度过的时光,后堂的音乐声使得往事更加美好。
真豪迈,传经刘向,肯言心事终违:赞美刘向的学识,同时感慨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往往无法言表。
此去云山万叠,近天门牛渚,采石蟂矶:描述行程的壮阔,云山重叠,点明了旅途的艰难与美好。
今朝临风酾酒,往事都非:在风中畅饮,感慨往事已成过去,展现对生活的豁达。
江声千尺,推篷望,吟遍斜晖:江水声在耳边回响,推开船篷,吟唱着夕阳的余晖,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沉醉。
偏相羡,敬亭山色,朝朝得上君衣:表达对敬亭山美景的向往,渴望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与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传达了豪放与细腻并存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传经刘向”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汉朝的政治家
B. 汉朝的学者
C. 汉朝的诗人
D. 汉朝的军事家
“今朝临风酾酒,往事都非”这句的意思是?
A. 过去的事情很美好
B. 过去的事情已经不再重要
C. 现在的生活很美好
D. 未来充满希望
诗中提到的“敬亭山”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自然的美好
C. 友谊
D. 战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