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8:33
原文展示:
石径苔深步屧空,菊花开遍去年丛。重游误落秋风后,旧事都消夜雨中。已觉地偏非世界,却怜身病是樊笼。诸公只隔瀛洲路,未遣丹丘鹤梦通。
白话文翻译:
石径上苔藓深密,脚步声空荡荡的,菊花盛开在去年的花丛中。再次游览时错过了秋风,旧事都随着夜雨消散。已经感觉到地方偏僻不是世界,却怜惜自己因病被困。诸位朋友只隔着瀛洲的路,未能让丹丘的鹤梦相通。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对明代文学有较大影响。这首诗是他在重游朝天宫时所作,表达了对旧地重游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在重游朝天宫时所作,当时他因病卧床,等待友人却未能相聚。诗中表达了对旧地重游的感慨,对旧事的消逝感到无奈,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石径苔深、菊花盛开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人通过对“秋风后”和“夜雨中”的描写,表达了对旧事消逝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地偏非世界”和“身病是樊笼”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和困境感。最后两句通过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旧地重游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旧事消逝的无奈,以及对自身困境的感慨。同时,通过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石径苔深步屧空”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 热闹的街道 B. 静谧的自然环境 C. 繁忙的市场 D. 荒凉的废墟
“菊花开遍去年丛”暗示了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时间的流逝 C. 秋天的丰收 D. 冬天的寒冷
诗中“旧事都消夜雨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旧事的怀念 C. 对旧事消逝的无奈 D. 对新事物的渴望
“身病是樊笼”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