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4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40:57
作者: 白敦仁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江云披絮帽。正亭皋望极,乱愁如草。雾寒成瘴,迟日破林杲。逝波浇茗抱。斜栏聊恣吟眺。苦竹黄芦,又飞霜恨着,残叶雁风峭。野哭千家未了。忧患推排,老物如期到。鬓痕尘影,临水愧鱼鸟。冷蝉凄晚噪。呼樽且劝斜照。漫说穷途,算悲深广武,何似玉山倒。
秋天已经结束,思绪无尽,坐在江边的亭子里,短暂地享受着这一天的欢愉,我将它写下,寄托在平索和谐的音符中。江上云雾如同披着絮帽,正坐在亭子中眺望远方,心中的愁苦如同杂草一般,难以根除。寒雾弥漫,阳光透过树林显得微弱。流水轻轻拍打着茶杯,斜靠在栏杆上随意吟唱,苦竹和芦苇在凛冽的霜中飞舞,残留的叶子在寒风中瑟瑟作响。远处传来几家人在哭泣,忧虑不断涌现,老去的事物如期而至。鬓角沾染了尘土,站在水边羞愧于鱼儿和鸟儿的自由。冷蝉在傍晚悲鸣,举起酒樽劝我在斜阳下畅饮。无论说到人生的穷途末路,也不过是悲伤的深广与渺小,何必与那高耸的玉山相比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白敦仁,近代诗人,风格独特,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作品往往蕴含深刻的哲理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秋季,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思索。
《梦芙蓉》以秋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也蕴含了对人生的哲思。诗中“江云披絮帽”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而又淡淡忧伤的氛围,接着“乱愁如草”则引入了个人情感的层面,诗人似乎在面对秋天的凋零而感到深深的惆怅。
而“野哭千家未了”更是将这种孤独与惆怅推向了社会层面,揭示了生活的艰辛与困扰。诗人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现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最后,诗人以“何似玉山倒”结尾,既是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也是对自身处境的自嘲与释然。诗歌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交织着忧伤与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使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与思考。诗人在感慨中寻求一种释然的态度,展现了深邃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乱愁如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轻松愉快
B. 复杂烦恼
C. 绝望无助
D. 无所谓
“鬓痕尘影”意指什么?
A. 年轻
B. 时间的流逝
C. 美丽
D. 失落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对人生困境的看法?
A. 通过描绘自然景象
B. 通过对话
C. 通过叙述故事
D. 通过直接陈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