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发彭泽》

时间: 2025-04-29 03:32:08

诗句

卧闻橹声知雨来,起见江流与天合。

山回风吹雾不尽,帆健船冲浪相沓。

归云难乘望空断,落日乍掩凉可纳。

去家今夜一千里,谁见愁来坐方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32:08

原文展示:

卧闻橹声知雨来,起见江流与天合。山回风吹雾不尽,帆健船冲浪相沓。归云难乘望空断,落日乍掩凉可纳。去家今夜一千里,谁见愁来坐方榻。

白话文翻译:

躺在床上听到橹声,知道雨来了,起身看见江流与天空连成一片。山回风吹,雾气不断,帆船强健,冲破波浪,相互重叠。归云难以乘上,望去空空如也,落日突然遮掩,凉意可感受。离家今夜已有一千里,谁看见忧愁坐在方榻上。

注释:

  • 橹声:船桨划水的声音。
  • 与天合:形容江面宽广,与天空连成一片。
  • 山回风吹:山势回环,风吹不断。
  • 帆健船冲浪相沓:帆船强健,冲破波浪,波浪相互重叠。
  • 归云难乘:比喻归途艰难。
  • 望空断:望去空空如也,希望断绝。
  • 乍掩:突然遮掩。
  • 凉可纳:凉意可以感受到。
  • 去家今夜一千里:形容离家已远。
  • 方榻:方形的床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注重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写景抒情。《发彭泽》是他在旅途中所作,表达了对离乡背井的愁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巩在旅途中所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离乡背井的愁思和对归途的期盼。诗中描绘的江流、山风、雾气、帆船等意象,都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紧密相连。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江流、山风、雾气、帆船等意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离乡背井的愁思和对归途的期盼。诗中“卧闻橹声知雨来”一句,以橹声预示雨的到来,巧妙地将自然声音与内心感受相结合。“起见江流与天合”则进一步以江流与天空的连绵,象征诗人内心的广阔与迷茫。后文通过“山回风吹雾不尽”、“帆健船冲浪相沓”等句,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不确定性,而“归云难乘望空断”、“落日乍掩凉可纳”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渴望与无奈。最后“去家今夜一千里,谁见愁来坐方榻”一句,以离家之远和孤独之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愁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卧闻橹声知雨来:诗人躺在床上,听到橹声,预示着雨的到来,暗示旅途的艰辛。
  2. 起见江流与天合:起身看见江流与天空连成一片,象征诗人内心的广阔与迷茫。
  3. 山回风吹雾不尽:山势回环,风吹不断,雾气不断,象征旅途的不确定性。
  4. 帆健船冲浪相沓:帆船强健,冲破波浪,波浪相互重叠,描绘旅途的艰辛。
  5. 归云难乘望空断:归云难以乘上,望去空空如也,希望断绝,表达对归途的渴望与无奈。
  6. 落日乍掩凉可纳:落日突然遮掩,凉意可感受,象征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7. 去家今夜一千里:形容离家已远,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8. 谁见愁来坐方榻:谁看见忧愁坐在方榻上,表达诗人的孤独与愁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江流与天合”比喻内心的广阔与迷茫。
  • 拟人:如“归云难乘”将归云拟人化,表达归途的艰难。
  • 对仗:如“帆健船冲浪相沓”中的“帆健”与“船冲”形成对仗,增强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离乡背井的愁思和对归途的期盼。诗中描绘的江流、山风、雾气、帆船等意象,都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紧密相连,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迷茫和渴望归乡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橹声:预示雨的到来,暗示旅途的艰辛。
  • 江流:与天空连成一片,象征内心的广阔与迷茫。
  • 山风:风吹不断,雾气不断,象征旅途的不确定性。
  • 帆船:强健,冲破波浪,描绘旅途的艰辛。
  • 归云:难以乘上,望去空空如也,表达对归途的渴望与无奈。
  • 落日:突然遮掩,凉意可感受,象征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卧闻橹声知雨来”一句,橹声预示了什么? A. 雨的到来 B. 风的到来 C. 船的出发 D. 山的回环 答案:A

  2. “起见江流与天合”中的“与天合”形容了什么? A. 江流的宽广 B. 天空的高远 C. 山风的猛烈 D. 雾气的浓厚 答案:A

  3. “归云难乘望空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归途的渴望 B. 对旅途的迷茫 C. 对家乡的思念 D. 对未来的担忧 答案:A

  4. “去家今夜一千里”中的“一千里”形容了什么? A. 离家的距离 B. 旅途的长度 C. 时间的流逝 D. 空间的广阔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泊船瓜洲》:同样表达了离乡背井的愁思。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对梦境的描绘,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曾巩《发彭泽》与王安石《泊船瓜洲》:两者都表达了离乡背井的愁思,但曾巩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而王安石的诗则更注重对内心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曾巩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曾巩诗集》:收录了曾巩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千年调 北江晚望 千年调 春夏之交的薤歌 千年调·胜地独湖山 千年调 游葛岭归有感 千年调 开山径得石壁,事出望外,意天之所赐邪,喜而赋之 千年调(游葛岭归有感) 千年调·左手把青霓 回波词 回波词 回波乐 记一位柿子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凤眼草 包含昃的词语有哪些 女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玄裳缟衣 巴巴劫劫 治号 授正 日中必昃 身心交病 工字旁的字 車字旁的字 雀立 太山北斗 明验大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