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3:32: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32:08
原文展示:
卧闻橹声知雨来,起见江流与天合。山回风吹雾不尽,帆健船冲浪相沓。归云难乘望空断,落日乍掩凉可纳。去家今夜一千里,谁见愁来坐方榻。
白话文翻译:
躺在床上听到橹声,知道雨来了,起身看见江流与天空连成一片。山回风吹,雾气不断,帆船强健,冲破波浪,相互重叠。归云难以乘上,望去空空如也,落日突然遮掩,凉意可感受。离家今夜已有一千里,谁看见忧愁坐在方榻上。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注重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写景抒情。《发彭泽》是他在旅途中所作,表达了对离乡背井的愁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巩在旅途中所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离乡背井的愁思和对归途的期盼。诗中描绘的江流、山风、雾气、帆船等意象,都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紧密相连。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江流、山风、雾气、帆船等意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离乡背井的愁思和对归途的期盼。诗中“卧闻橹声知雨来”一句,以橹声预示雨的到来,巧妙地将自然声音与内心感受相结合。“起见江流与天合”则进一步以江流与天空的连绵,象征诗人内心的广阔与迷茫。后文通过“山回风吹雾不尽”、“帆健船冲浪相沓”等句,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不确定性,而“归云难乘望空断”、“落日乍掩凉可纳”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渴望与无奈。最后“去家今夜一千里,谁见愁来坐方榻”一句,以离家之远和孤独之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愁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离乡背井的愁思和对归途的期盼。诗中描绘的江流、山风、雾气、帆船等意象,都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紧密相连,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迷茫和渴望归乡的情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卧闻橹声知雨来”一句,橹声预示了什么? A. 雨的到来 B. 风的到来 C. 船的出发 D. 山的回环 答案:A
“起见江流与天合”中的“与天合”形容了什么? A. 江流的宽广 B. 天空的高远 C. 山风的猛烈 D. 雾气的浓厚 答案:A
“归云难乘望空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归途的渴望 B. 对旅途的迷茫 C. 对家乡的思念 D. 对未来的担忧 答案:A
“去家今夜一千里”中的“一千里”形容了什么? A. 离家的距离 B. 旅途的长度 C. 时间的流逝 D. 空间的广阔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