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1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10:33
梦芙蓉 题王太守戴笠图
王闿运〔清代〕
看谁持玉杖,是匡庐旧日,主人无恙。
峡泉三叠,琴调破云浪。
浩歌声自放。天风吹做凄荡。
不尽吟情,有吴烟几点,摇曳白波上。
戴笠寻诗有样。瘦损何妨,呼吸通天响。
牯牛平望,夷语乱樵唱。
洗空山水瘴。飞流溅瀑千丈。
更莫闲游,祇凭阑把酒,一醉吐空旷。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持杖的旅人,他似乎是匡庐山的旧主,依然安好。峡谷间的泉水叠叠,琴声在云浪中破开。悠扬的歌声随风而出,天风吹动着令人感到凄凉。无尽的吟唱情怀,仿佛几缕吴地的烟雾,在白波上摇曳。戴笠寻诗的样子,虽显得瘦弱,却无妨于他豪放的气息。遥望牯牛山,听到樵夫们的闲聊。洗净了山水的瘴气,飞流的瀑布千丈而下。更不要闲游,只要倚在栏杆上把酒畅饮,醉后尽情释放空旷的心情。
作者介绍:王闿运(1682年-1759年),字宗道,号澹斋,清代诗人、书法家,以诗词见长,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王闿运游览匡庐时,借景抒情,表现了他对山水风光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梦芙蓉 题王太守戴笠图》是一首抒发对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向往的诗作。诗中的“看谁持玉杖”开篇即引入了一个神秘的形象,似乎是一个风雅的士人,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接着,描绘峡谷中的泉水和琴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诗中反复提到的“吟情”和“浩歌”,不仅仅是对音乐的赞美,更是情感的宣泄,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激情。
“戴笠寻诗有样”一句,流露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尽管身形瘦弱,但依然可以放声歌唱,显示了诗人不拘一格的个性。后面的“飞流溅瀑千丈”则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与壮观,而“更莫闲游,祇凭阑把酒”一句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诗人也反思自我,寻求一种超脱尘世的状态。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抒发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生命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开阔视野和洒脱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玉杖”象征什么?
“浩歌声自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吴烟”是指什么地方的烟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王闿运的《梦芙蓉》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二者均描绘自然美,但王的诗更注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李的诗则更强调自然的雄伟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