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3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35:08
飞光洗积雪,南山露崔嵬。长淮水未绿,深坞花已开。远闻山中泉,隐若冰谷摧。初谁爱苍翠,排空结楼台。左车右献左车右献架梁栋,辉辉刻琼瑰。先生鸾凤姿,未免燕雀猜。飞鸣失其所,徘徊此山隈。万事于人身,九州一浮埃。所要挟道德,不愧丘与回。先生逐二子,谁能计垠崖。所怀虽未写,所适在欢咍。为语幕下士,殷勤羞瓮醅。
阳光照耀下,积雪被洗净,南山显露出雄伟的轮廓。长淮河的水还未变绿,深谷中的花朵却已盛开。远远听到山中的泉水声,仿佛冰谷崩裂。起初是谁喜爱这苍翠的景色,建造了高耸的楼台。左右的车马献上礼物,梁栋上雕刻着华丽的图案。先生您有着鸾凤般的姿态,却难免被燕雀所猜疑。飞翔和鸣叫失去了方向,只能在这山隅徘徊。世间万事对于人来说,不过是九州大地上的一粒尘埃。您所追求的是道德,无愧于古代的贤人丘与回。先生您追随这两位贤人,谁能计算您的境界。虽然心中的情感未曾表达,但您在此处找到了欢乐。对幕下的士人说话,殷勤地劝他们不要羞于饮酒。
作者介绍: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等人并称“唐宋八大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曾巩在滁州游琅琊山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道德追求的向往。
这首诗以琅琊山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道德追求的坚定。诗中“飞光洗积雪,南山露崔嵬”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山景,给人以清新壮丽之感。“长淮水未绿,深坞花已开”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春天的生机。诗人在赞美自然的同时,也表达了对道德的追求,认为世间万事不过是浮埃,而真正的价值在于道德的追求。最后,诗人以劝酒的方式,表达了对幕下士人的殷切期望,希望他们不要羞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道德追求的坚定。诗人认为世间万事不过是浮埃,而真正的价值在于道德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飞光洗积雪”中的“飞光”指的是什么? A. 风 B. 阳光 C. 月光 D. 星光
诗中“先生鸾凤姿”中的“鸾凤姿”比喻什么? A. 小人的姿态 B. 高贵的姿态 C. 平凡的姿态 D. 丑陋的姿态
诗中“所要挟道德,不愧丘与回”中的“丘与回”指的是谁? A. 孔子和颜回 B. 孟子和荀子 C. 老子和《庄子》 D. 墨子和韩非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