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3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32:44
赠别李次翁
黄庭坚
利欲薰心,随人翕张。
国好骏马,尽为王良。
不有德人,俗无津梁。
德人天游,秋月寒江。
映彻万物,玲珑八窗。
于爱欲泥,如莲生塘。
处水超然,出泥而香。
孔窍穿穴,明冰其相。
维乃根华,其本含光。
大雅次翁,用心不忘。
日问月学,旅人念乡。
能如斯莲,汔可小康。
在俗行李,密密堂堂。
观物慈哀,涖民爱庄。
成功万年,付之面墙。
草衣石质,与世低昂。
全诗翻译:
欲望蒙蔽了心智,随波逐流、迎合他人的意愿。国家需要良马,然而这些好马都归属于国王与权贵。若没有德行之人,世间便失去了依靠的桥梁。德行高尚的人,仿佛在天际游荡,犹如秋天的明月照耀寒冷的江水。月光照彻万物,映照窗户,玲珑剔透。对于欲望的泥潭,就像莲花在池塘中生长一样,能在水中淡然超然,出淤泥而不染,芬芳扑鼻。它的根扎在泥土中,却能散发光芒。大雅之士李次翁,心中始终不忘自己的理想。日月交替,旅人总是怀念故乡。若能如同这莲花般洁净,便可以获得小康。在世俗中行走,稳重而光明正大。观察事物时,心怀慈悲,关爱百姓。成功的事业能够延续万年,归于表面之上。即使身穿草衣,石质坚硬,与世俗保持了一种高洁的态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魁仲,号山谷,宋代著名的词人、书法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写景抒情、表达个人情感而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是黄庭坚赠别好友李次翁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寄托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社会风气的思考。
《赠别李次翁》不仅是黄庭坚对朋友的告别之作,更是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德行与欲望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国家的兴衰,皆与德行息息相关。德行之人如同在秋月寒江中独自游荡,清雅而高远,反观那些被利欲驱动的人则显得庸俗而无根基。诗中多用意象,如“莲”象征高洁,在污泥中依然能保持芬芳,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敬仰。
整首诗在形式上工整流畅,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展现了黄庭坚深厚的文学修养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德行与欲望的对比,强调品德的重要性,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对社会风气的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利欲薰心”是什么意思?
A. 欲望使人心智清明
B. 欲望使人心智迷乱
C. 欲望与德行并存
诗中“出泥而香”形容的是哪个意象?
A. 明月
B. 莲花
C. 骏马
作者在诗中对李次翁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无所谓
B. 充满敬意与怀念
C. 不屑一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