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临江仙》

时间: 2025-05-04 10:58:06

诗句

既见之,乃独为是突兀而止也,大笑而去。

主人戏下一转语,为苍壁解嘲

莫笑吾家苍壁小,棱层势欲摩空。

相知惟有主人翁。

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

天作高山谁得料,解嘲试倩扬雄。

君看当日仲尼穷。

从人贤子贡,自欲学周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8:06

诗词名称: 临江仙

作者: 辛弃疾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临江仙

白话文翻译:

在我见到的场景中,正是那突兀的山峰让我停下脚步,忍不住大笑而去。主人随即接话,调侃道:“不要嘲笑我家的山壁小,这层层山势本欲直冲云霄。”我与他只是知心的朋友。他心中怀抱着雄伟大志,却无意雕琢精巧的细节。谁能料到,这高山是天所造?试问你,谁能解嘲?你看看当年的孔子,身处穷困之际,却能与贤者子贡为友,自愿向周公学习。

注释:

  • 突兀:高耸而显眼的样子。
  • 苍壁:指青色的山壁。
  • 棱层:山的层次结构。
  • 雄泰华:形容宏伟壮丽的气势。
  • 巧玲珑:形容精致细腻。
  • 仲尼:指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
  • 子贡:孔子的得意门生,名端,字子贡。
  • 周公:周朝的政治家,以德行和智慧闻名。

典故解析:

  • 孔子穷:指孔子在生前遭遇困境,但仍能与贤者交往,表现出他独特的气度和志向。
  • 子贡:作为孔子的学生,子贡的智慧与能力在当时颇受重视,说明朋友之间的相互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宋代著名的词人和军事将领,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他的词作兼具爱国情怀和个人情感,常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临江仙》创作于辛弃疾的晚期,正值国家动荡,作者心系国家,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向往和对个人志向的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中对山的描写不仅体现了自然的壮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反思。

诗歌鉴赏:

《临江仙》是一首典型的辛弃疾风格的词作。开篇以“既见之,乃独为是突兀而止也”,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引出作者的思考。山的高耸与孤立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艰难,主人对于景象的调侃,反映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既有自嘲,也有对世俗的反思。

接着,诗人借助主人翁与孔子的对比,传达了对伟大志向的赞美。虽然环境艰难,但志向的高远和朋友间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些对比,诗中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表现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笔调清新,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出辛弃疾对人生哲学的独特理解。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的欣赏,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生经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既见之,乃独为是突兀而止也,大笑而去。”:见到高山,因其突兀而停下脚步,随即感到好笑,表现出对自然的惊叹。
  • “主人戏下一转语,为苍壁解嘲。”:主人回应并调侃,显示出幽默与风趣。
  • “莫笑吾家苍壁小,棱层势欲摩空。”:对自家山壁的谦虚,同时也表达出对壮观景象的向往。
  • “相知惟有主人翁。”:强调朋友之间的独特理解和深厚情谊。
  • “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表达了对宏伟志向的追求,而非追求细腻的装饰。
  • “天作高山谁得料,解嘲试倩扬雄。”:对自然的赞叹与对自身追求的反思。
  • “君看当日仲尼穷。”:以孔子为例,强调即使身处困境也应追求理想。
  • “从人贤子贡,自欲学周公。”:表达与贤者为友的重要性,以及对伟大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比作理想,表达对追求的渴望。
  • 对仗:行文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诗歌的韵律美。
  • 反语:在调侃中蕴含深意,反映出诗人的心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主题在于追求伟大的理想与志向,同时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辛弃疾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传达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友谊和人际关系的珍视,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山:象征理想与追求,表现出对高远目标的向往。
  • 苍壁:代表自然的质朴与坚韧。
  • 仲尼与子贡:象征智慧与友谊,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辛弃疾的《临江仙》主要描写了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理想的追求
    • C. 对友谊的重视
    • D. 以上都是
  2. 诗中提到的“仲尼”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孙子
    • B. 孔子
    • C. 周公
    • D. 老子
  3. 诗中“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 A. 追求细腻
    • B. 追求宏伟
    • C. 不在乎外表
    • D. 以上都是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清照同为宋代词人,但辛弃疾更侧重于豪放的表达,而李清照则倾向于细腻的情感描绘。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不同的艺术追求与人生感悟。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集》
  • 《宋词三百首》
  • 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著作。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叙州弟挽诗 八声甘州·被西风吹不断新愁 叙州弟挽诗 和蒋成甫见贻生日韵 其一 和靖州判官陈子从山水图十韵·山堂旷望 满江红(和虞土胥·惠生日) 赠画工王三锡传神 次程少逸饯杨叔禹教授 次韵知常德袁尊固监丞送别四诗 将作监栽竹徐直翁清叟俾予书植贤亭三大字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丨字旁的字 雪里送炭 渪浴 毂击肩摩 包含筒的词语有哪些 火字旁的字 澡祓 包含巾的词语有哪些 至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内省无愧 商搉 益上损下 广字头的字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贵人贱己 不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