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3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1:52
急管哀弦,长歌慢舞,连娟十样宫眉。不堪红紫,风雨晓来稀。惟有杨花飞絮,依旧是萍满芳池。酴醿在,青虬快剪,插遍古铜彝。谁将春色去,鸾胶难觅,弦断朱丝。恨牡丹多病,也费医治。梦里寻春不见,空肠断怎得春知。休惆怅,一觞一咏,须刻右军碑。
急促的乐器声和悲伤的弦乐中,我在长歌慢舞,十种宫眉如同连绵的花影。可惜那些红紫花朵,风雨过后已经稀疏。唯有杨花和飞絮,依旧漂浮在满是浮萍的芳池中。酴醿花开,青虬快速剪裁,插满了古铜色的器皿。是谁把春色带走,难以找到那鸾胶,弦乐也断了朱丝。恨牡丹多病,医治也显得无用。梦中寻觅春天却再也看不见,空肠断绝怎能知道春的消息。不要惆怅,举杯吟唱,应该刻下王羲之的碑文。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和抗金将领。他生于山东,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辛弃疾的词风豪放激昂,情感真挚,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期盼。他的作品多涉及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
《满庭芳·急管哀弦》写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身处政治与生活的双重困境。此时,他深感青春易逝与时光流逝的无奈,寄托了对春天与生命的渴望,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满庭芳·急管哀弦》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辛弃疾对春天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词的开头以“急管哀弦”引入,描绘了生动的音乐场景,充满了哀伤的气氛,显示出一种对于美好事物的无奈与渴望。接着,诗人通过对“红紫”花朵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惋惜。
“惟有杨花飞絮,依旧是萍满芳池”,此句传达了虽有美好事物的存在,但它们已无法与往昔的辉煌相比,表现出一种孤独和失落的情感。接下来的“谁将春色去,鸾胶难觅”,更是揭示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寻的艰难。
全词在情感的表达上层次分明,既有对春天的深切怀念,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思考,最终以“休惆怅,一觞一咏,须刻右军碑”结束,呼应了对文学与艺术的追求与执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全诗围绕着对春天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去的无奈。辛弃疾通过音乐、花朵等意象,传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最终以对文化传承的重视结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情怀。
选择题:词中“急管哀弦”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激昂
D. 忧虑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杨花飞絮”象征着__。
判断题:辛弃疾在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怀念。
A. 正确
B. 错误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满庭芳·急管哀弦》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苏轼通过月亮的意象,传达了对团圆的渴望;而辛弃疾则通过春色的流逝,表达了对生命与青春的惋惜。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