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江月·粉面都成醉梦》

时间: 2025-05-06 02:54:39

诗句

粉面都成醉梦,霜髯能几春秋。

来时诵我伴牢愁。

一见尊前似旧。

诗在阴何侧畔,字居罗赵前头。

锦囊来往几时休。

已遣蛾眉等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4:39

原文展示

西江月·粉面都成醉梦
作者: 辛弃疾 〔宋代〕

粉面都成醉梦,霜髯能几春秋。
来时诵我伴牢愁,一见尊前似旧。
诗在阴何侧畔,字居罗赵前头。
锦囊来往几时休,已遣蛾眉等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诗人面对往事的感慨,脸上的粉妆已成醉梦,白须又能经历多少春秋。回首来时的路,我吟诵着诗句来伴随这份愁苦,见到你仿佛又回到了从前。诗句在阴暗的地方何处徘徊,字句却在罗赵之前闪耀。锦囊的来来往往何时才会停止,已经让那娇美的女子静静等候。


注释

字词注释

  • 粉面:指涂抹了粉的脸,多用于形容女性的妆容。
  • 醉梦:比喻沉醉在梦中的状态,暗示对往事的迷恋。
  • 霜髯:指白发,象征年纪的增长。
  • 牢愁:深重的忧愁。
  • 尊前:指酒杯前,即酒席上。
  • 锦囊:比喻文才,或指装文才的袋子。
  • 蛾眉:形容女子的眉毛,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典故解析

“霜髯”意指老年,常用来表达对青春流逝的无奈。“锦囊”在古代常用于隐喻才华与智慧,诗中则表现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江西人。南宋著名词人,以豪放激昂的词风著称,作品常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理想的追求。辛弃疾的词风受到了李清照等人的影响,同时又融入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情感真挚,语言生动。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个人失意之际,诗人常常在回忆往昔的基础上,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西江月·粉面都成醉梦》是一首充满感慨与思索的词作。开头“粉面都成醉梦”便展现了一个女子的美丽与脆弱,粉面是青春的象征,而“醉梦”则暗示着美好的事物往往是短暂而虚幻的,诗人对美好回忆的追溯,也流露出一种无法再现的惆怅。接着,诗人自问自己在岁月的无情流逝中,白发已生,经历了多少个春秋,心中的忧愁与往日的欢愉交织。

“来时诵我伴牢愁”一句,抒发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欢乐与如今的孤寂。“一见尊前似旧”,一见面便让人感受到昔日的亲切,诗人对旧友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

后半部分的“诗在阴何侧畔,字居罗赵前头”,则表现了诗人在创作时的思绪,诗句陷入阴暗之处,字句却在光明的地方闪耀,暗示着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挣扎。“锦囊来往几时休”一句,表达了对文才及其带来的荣华富贵的期待与无奈,最终以“已遣蛾眉等候”收尾,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期待,却也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整首词情感深挚,意象丰富,体现了辛弃疾对人生、岁月、爱情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粉面都成醉梦: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与梦幻,但同时也暗示了青春的流逝。
  2. 霜髯能几春秋:感慨自己年纪已大,经历的岁月已然不少。
  3. 来时诵我伴牢愁:回忆过去的点滴,伴随自己的忧愁。
  4. 一见尊前似旧:再次见面时,仿佛回到了曾经的美好时光。
  5. 诗在阴何侧畔:诗句在阴暗的地方徘徊,表达对创作的不安。
  6. 字居罗赵前头:字句在光明处闪耀,表达诗人对创作的自信。
  7. 锦囊来往几时休:对文才与理想的追求,感到无尽的叹息。
  8. 已遣蛾眉等候: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留恋,暗示着一种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春比作“醉梦”,展现出梦幻般的美感。
  • 拟人:诗句与字句被赋予了行动,表现了诗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形成了对称美,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青春、岁月和理想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交织出一种复杂的情感基调,既有对美好的向往,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粉面:象征青春与美丽。
  • 霜髯:象征年岁与沧桑。
  • 牢愁:象征深重的思绪与忧愁。
  • 蛾眉:象征美丽女子及其带来的情感牵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粉面都成醉梦”中的“醉梦”指的是: A. 醉酒的状态
    B. 梦中的美好
    C. 年龄的增长
    D. 失去的青春

  2. 词中“霜髯”意指: A. 青春
    B. 白发
    C. 忧愁
    D. 美丽

  3. “锦囊来往几时休”表达了: A. 对文才的自信
    B. 对理想的迷茫
    C. 对美好事物的期待
    D. 对岁月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陶渊明《饮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辛弃疾 vs. 李清照

辛弃疾的词常带有豪放激昂之气,情感深沉;而李清照的词则相对细腻,充满柔情。两者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悟,但辛词更多地融入了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理想的追求,而李词则着重于个人的情感经历与内心的挣扎。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全集》
  • 《宋代词人研究》
  • 《古典文学名篇解析》

相关查询

约王琴外不来舟中偶成 对镜 明妃 寄菊坡吴府判 书怀 漫述 林霁山架阁同宿同中 秋色 春闺 对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博物君子 新仇旧恨 言字旁的字 櫼枊 流水游龙 唾地成文 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反犬旁的字 包含仞的词语有哪些 名门世族 肉字旁的字 慢吞吞 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大指 慈悲为怀 生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