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5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8:57
寿赵守
天孙锦字织云烟,
来向红尘了世缘。
前去中秋犹十日,
后来甲子更千年。
墙南竹韵调琴谱,
堂北萱香载酒船。
且与剪圭旧约,
不妨却伴橘中仙。
全诗翻译:
天上的孙子用锦绣写成云烟,
来到人世之间了却尘世的缘分。
离去时中秋还有十天,
再来时一个甲子又是千年。
墙南的竹子发出的韵律调和琴谱,
堂北的萱草香气飘荡,承载着酒船。
且与剪圭的旧约,
不妨在橘子树下与仙人相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剪圭”是古代士人的一种象征,其代表了礼仪和约定的精神。萱草则在古诗中常用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与感恩,而橘子在文化中象征着富贵与长寿。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诗人,生于山东,后世称之为“词宗”。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风格豪放,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概。
创作背景:
《寿赵守》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身处动荡的历史背景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常见的宇宙观与人生哲学反映出古代文人对时光流逝与人际关系的思考。
《寿赵守》是一首充满哲思和情感的诗,作者通过描绘天上与人间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开篇的“天孙锦字织云烟”,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又暗示了人间缘分的虚幻。接着诗人提到“前去中秋犹十日,后来甲子更千年”,把时间的流逝与节日的气氛结合起来,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珍贵。
在诗的后半部分,墙南的竹韵和堂北的萱香则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最后一句“且与剪圭旧约,不妨却伴橘中仙”,既表达了对旧友的怀念,也体现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巧妙地结合了时间、友谊与自然,展现了辛弃疾深邃的思考与高远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在动荡时代中的内心平和与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天孙”指的是哪个概念?
A. 人间的朋友
B. 天上的神仙
C. 诗人的幻想
“墙南竹韵调琴谱”的意思是?
A. 竹子的乐声如琴音
B. 竹子用来做琴谱
C. 竹子长得很好
诗中提到的“橘中仙”象征什么?
A. 生活的急促
B. 悠闲自得的生活
C. 友情的珍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