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3:46
《洞仙歌》
东园夏潦后,花竹池台半就荒圯。
秋日偶坐鲁舍,见墙角秋海棠一丛,含露将放,赋此志感。
银纱窗子,渍苔痕都坏;几摺雕栏断犹在。
这凄清池馆花也慵开,便开了,料得也无人戴。
柔肠无可断,脉脉西风,减尽当时旧腰带。
一桁小回廊,病蝶飞来,怎瘦得更无聊赖。
又满地蕉阴夕阳时,悄负手沉吟退红帘外。
在东园的夏天雨后,花竹池台已经半荒废了。
秋日我偶尔在鲁舍静坐,看到墙角一丛秋海棠,正含露待放,因此感慨写下这首词。
银纱窗子上沾染了苔痕,已经残破;几道雕栏依然存在。
这凄清的池馆,花儿懒得开放,若是开了,想必也无人来佩戴。
我的柔肠无从断绝,西风轻轻吹来,减去了昔日的情怀。
小小的回廊里,一只病蝶飞来,怎么越发显得无聊。
夕阳时分,满地的蕉阴下,我悄悄地负手沉吟,退到红帘之外。
作者介绍:周星誉,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他的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富有意蕴。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诗人因环境的变化而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在宁静的鲁舍中,诗人不仅感受到秋的萧瑟,还引发了对往昔的怀念。
《洞仙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萧瑟与内心的孤寂。诗人在东园雨后的静谧中,回忆往昔,感受时光的流逝与花的凋零。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银纱窗子”、“秋海棠”,勾勒出一种凄美的情境。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变化,体现了人与自然和时间的关系。诗中“无人戴”的感叹,更是流露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对美好事物的无奈。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中,展示了清代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秋日的萧瑟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与生命无常的感慨,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秋海棠”象征什么?
诗人如何描述窗子的状态?
“无人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