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5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7:48
归来病鹤记城闉,
旧踏松枝雨露新。
半白不羞垂领发,
软红犹恋属车尘。
雨收九陌丰登后,
日丽三元下降辰。
粗识君王为民意,
不才何以助精禋。
归来时我像只病鹤,记得那城门的样子;
曾经踏过的松枝,在雨露中显得格外新鲜。
头发已半白不再年轻,但我不觉得羞愧;
那柔软的红衣仍旧留恋于车尘之中。
雨后,九条街道丰收的景象好生喜人,
阳光明媚,三元的日子也降临了。
我粗略地了解帝王所想是为人民的利益,
而我这样无能,何以助力于祭祀呢?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以诗、词、散文等多种文体闻名,作品风格豪放、情感真挚。他的诗歌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体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感慨以及对国家、人民的关心。景灵宫作为皇帝祭祀的场所,与信仰和权力有关,作者在此表达了对君主和民众关系的思考。
这首诗充满了苏轼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诗的开头“归来病鹤记城闉”便以自喻的方式,展现了他年老体衰的状态,仿佛一只病鹤,回忆起曾经的繁华。接着,诗人描绘了自然的景象,松枝在雨露的滋润下愈加清新,表现出一种蓬勃的生命力,这与他的身体状况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对年轻岁月的怀念。
在“半白不羞垂领发,软红犹恋属车尘”中,诗人虽然头发已白,却不因年纪而感到羞愧,反而留恋于俗世的繁华,显示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接受。接下来的“雨收九陌丰登后,日丽三元下降辰”,则表现了丰收的喜悦和祥和的气氛,展示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互动。
最后两句“粗识君王为民意,不才何以助精禋”则是诗的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他对君主的理解仅仅是粗略的,而自己又感到无能为力,这种无奈与责任的感慨让整首诗充满了沉重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病鹤”指的是?
“软红犹恋属车尘”中“软红”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