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4:0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4:06:05
古来神异少,天下妄庸多。
文帝能全意,曹瞒竟杀佗。
古往今来,真正的神奇人物少之又少,而世间的庸人却多得不可胜数。汉文帝刘恒能够真正理解和包容他人,但曹操却出于妒忌,竟然杀了华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子翚,号东海,宋代诗人,擅长词赋和诗歌,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情感真挚,风格沉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反思中创作的,表达了对华佗遭遇的不平和对历史人物品德的赞美与批判。
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开头的“古来神异少,天下妄庸多”,直接点出了作者对古今人才的看法,认为真正有才华的人屈指可数,而庸人泛滥成灾,这一观点引发读者的深思。接着,诗人通过对比汉文帝和曹操的态度,揭示了历史上才华横溢之人常常遭受不公的命运。
汉文帝的宽容与理解,体现了一个明君的德行,而曹操的嫉妒则表现出权力斗争的残酷。华佗作为一个医者,他的遭遇使人痛心,作者通过描绘这段历史,提醒人们珍惜人才,抵制庸俗的权力欲。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华佗命运的叹息,更是对社会风气的质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才的追求与珍惜,以及对历史上庸人的批判。通过华佗的悲惨命运,揭示了社会对有才之人的不公,警示后人要抵御庸人之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文帝”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曹瞒”指的是谁?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兵车行》相比,刘克庄的《华佗》更侧重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而杜甫则是在反映社会动乱中普通人的苦难。两者都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但视角和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