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5:52
遗稿六丁取尽,君王谩遣所忠。既友商山四皓,又容淮南公八。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典故的回顾与感慨,遗留的稿件已经被取尽,忠诚的君王却随意地遣散了忠臣。既然能与商山的四位高士为友,又能容纳淮南的八公。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子真,号山斋,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风格以清新、自然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怀与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士人政治地位不稳的年代。诗人通过古典典故表达对忠诚与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对时局的无奈和对贤士的向往。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六言的结构,简洁而富有韵律感。内容上,诗人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忠臣被遣散的惋惜和对理想的追求。在第一句“遗稿六丁取尽”中,诗人以“六丁”的典故,象征着人力的极限和忠诚的代价,暗示着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已然无望。在第二句“君王谩遣所忠”中,诗人通过“谩遣”二字,表达了对君王的无奈与失望,展现了统治者对忠臣的不重视与草率。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将自己与历史上的高士相提并论,彰显了他对理想的向往和对贤者的尊重。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诗人的孤独和失落,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士人对自身价值和理想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忠诚的追求,同时也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无奈与失望。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反映出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遗稿六丁取尽”中的“六丁”象征什么?
A. 忍耐
B. 忠诚
C. 无奈
D. 理想
诗中提到的“商山四皓”主要象征:
A. 忍辱负重
B. 高洁志向
C. 忍让
D. 追求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